[转]胡海岩校长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暨全国“挑战杯”竞赛总结部署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
尊敬的陈立光校友和华瑞世纪集团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大家都非常高兴,欢聚在一起,庆祝我校师生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杰出校友陈立光先生领导的华瑞世纪集团为母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指导教师们为参与这次全国性的大赛并且取得佳绩付出的辛勤劳动。我同时也要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今天的讲话可以归纳成“一”“二”“三”“四”。

这个“一”,就是我们要更加突出bob真人app下载的中心地位。我们经常讲大学的职责,或者大学的使命,包括bob真人app下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随着时间的延续,可能这个使命还会有变化,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总是把bob真人app下载放在大学使命的第一条。如果一所大学它所从事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能够很好地来支撑bob真人app下载这个中心工作,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使命恐怕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了。所以我说的“一”就是要更加把bob真人app下载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bob真人app下载的要素或者是目标有很多,今天我们讲的主题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创新的动力就是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下面我再从“一”跳到“三”,来谈一谈如何做好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应该尽力地来提升这方面的认识。这个“三”就是想讲三点体会。在bob手机在线登陆这样一所研究型大学,如何进一步提高bob真人app下载的质量?是不是仅仅通过教育教学?我想,不全面。一定要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到bob真人app下载中去,所以研究型大学的bob真人app下载和科学研究必须是紧密结合的,这个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课外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所以我们要把大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很好地和我们学校所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结合起来,真正地营造一个研究型学习氛围,不仅是在课堂上,而且是在课外,更多的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三”里面的第一点。第二点认识就是,开展好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担任大学校长十三年来,曾经接触过很多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同学们,他们有很多感受,有很多体会,包括刚才岳烨同学所谈到的体会,我认为他谈的非常好。但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好成绩的同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而变成自己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这点体会让我感受很深。因为我发现我们很多同学上课是认真听讲的,下课也是认真做习题的,但是做来做去,这个知识没有成为自己的知识,没有成为活的知识,为什么呢?就是课外动手不够。回想起来,北理工创建之初,我们的老院长徐特立先生就提倡,延安自然科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手脑并用,这就是徐老的办学理念。所以从同学们的反响中,从徐老的教诲中,我深刻体会到,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巩固所学知识,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第三点体会,就是从我校近年来所开展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而在他们身上,我觉得体现了一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形容、描写,但是它有一些特征,比如像集体主义的精神,团队攻关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这些可能仅仅靠课堂的听课,课下的习题,或者是参加一些学校已经安排好的正规的教学环节是很难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而通过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组成团队一起去努力攻关,同学们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会不断地将这种精神得到升华。关于“三”我就谈这么三点体会,我相信每一位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们,你们都还有自己的体会,其中有些也许比我谈的更深,更全面,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方面。

“三”讲完我再讲一下“四”。“四”就是讲学校下一步怎样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谈四个方面的原则。我们能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应该说是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它毕竟只是少数参赛同学的成绩。那么能不能让我们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甚至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想,我们不仅仅要像中国体育那样实施金牌战略,更注重的是要从精英型向兼顾群众型转变。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一定是全民健身的。而不仅仅是只要一些优秀运动员获得几块奖牌。同样,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也不会仅仅是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几块奖牌,而是能涌现出一大批投身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同学们。所以我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我们要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整体规划下,明确各个学校职能部门、各个专业学院的职责,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做好学生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贯通前后环节,动员全员参与,协同开展工作,汇聚全校的力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全员参与,分段培养。我们的同学在北理工攻读学位期间,有的是四年的本科,还有的是两年半的硕士,三年到四年的博士。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们,参与活动的能力、水平、时间是不一样的。我们想要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同学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更多的同学,全体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创新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同学来设计不同的创新实践环节。比如低年级的同学重在创意的提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高年级的同学和研究生重在创意的实现和实践理念,并且能够和创业教育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会前我在和陈立光董事长在交流的时候,也特别希望我们杰出的校友能够多给我们在校的同学讲讲如何进行创业。因为创业必定是要创新的,没有创新的创业恐怕也很难成功。三是结合优势,发展特色。北理工有很多学科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我认为目前还没有完全在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学校所确定的学科特色发展战略是“强地,扬信,拓天”,我相信在校的师生们都是知道的。但目前我们获得奖励的这些成果,和我们“强地,扬信,拓天”这样的发展战略相对接,或者相比较的话,还有些差距。如果我们能够在“强地,扬信,拓天”方面能够做的更好,那我想一定是国内一流水平的,甚至是在世界走在前列的。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要很好地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去下功夫,相互促进,尤其是我们的一些优势学院,我觉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能把我们的学科特色更好的体现出来。大家如果去分析一下历届挑战杯获得特等奖的那些项目,绝大部分项目是和获奖大学的优势学科有密切关联的,很难设想一所大学的弱势学科去做出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我想在结合优势、发展特色方面,我们的专业学院、我们的老师们要更好地下功夫,来帮助同学们做好未来科技创新活动。最后一个原则是创新载体,重点培养。我们要以校内马上启动的第十一届“世纪杯”竞赛为龙头,把我们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日常化、规范化。支持各个学院举办具有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品牌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的活动载体。选拔富有潜力的优秀项目和学生,进行长期的培育,给予累进的支持。依托学院的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一批优秀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来推动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们进行协同创新。这是我谈的第三个方面。

最后谈一下“二”。就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两个着力点。第一个着力点是统筹相关单位工作,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希望学校的各个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明确职责,整合学校内目前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相应资源。要以挑战杯竞赛作为一个重要的牵引,以全国性的、国际性的各类学科竞赛为基础,重视各个专项竞赛发展,全体共同参与,协同开展工作,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桥梁。我们要大力宣传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所体现出的那种科学精神,也就是我刚才讲到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而在我们学校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学术氛围,着力打造一批基础扎实、善于创新的学术团队。第二个着力点是要依托创新基地和学术科协来支持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我们希望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思考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载体,积极调动本单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服务bob真人app下载这一中心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建立了不少科技创新的平台,我们要把这些平台使用好,整合好,动员高层次的教师们到平台来工作,来指导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活动。只有使得老师、学生、平台真正融为一体,把平台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我想,我们所规划的事、所谋划的事,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北理工能够在今年的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佳绩,的确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立足未来。“挑战杯”竞赛目前只是我们办学或者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一项。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拿出北理工人办学七十多年来所形成的延安精神,要有一股心劲,要有那种不服输的斗志,才能把我们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坚持好、做好,也同时能够把我们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刚才陈立光校友特别谈到,在座的同学们都非常年轻,我们要有胆量,要有胆识,要不怕失败。你们有失败的资本,当然,你们更有创新和取得成功的潜质。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我们的老师指导下,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挑战杯”竞赛中不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2013年11月1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