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明洲. 执行和解的法解释论展开——《民事诉讼法》第230条评注[J]. 当代法学,2017(1):144-154.
[2] 陈群峰,雷运龙. 论民事执行和解司法审查的本质、功能和效力[J]. 法学家,2013(6):153-160.
[3] 雷运龙.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J]. 政法论坛,2010(6):3-20.
[4] 肖建国,黄忠顺. 执行和解协议的类型化分析[J]. 法律适用,2014(5):24-31.
[5] 韩波. 执行和解争议的法理分析[J]. 法学,2002(9):48-51.
[6] 杨荣馨.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立法理由、立法例参考与立法建议[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7] 张卫平. 执行和解制度的再认识[J]. 法学论坛,2016(4):5-16.
[8]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 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廖中洪.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
[10] 汤维建,许尚豪. 论民事执行程序的契约化——以执行和解为分析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06(1):89-97.
[11] 孔金萍. 论中国执行和解协议救济机制的完善[J]. 甘肃社会科学,2017(3):162-167.
[12] 周翠. 德国司法的电子应用方式改革[J]. 环球法律评论,2016(1):98-114.
[13] STEVEN S. Suit,settlement and trial:a theoretical analysis under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the allocation of legal costs[J].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82(1):55-81.
[14] ROBERT S S. 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legal processes-a plea for process values[J]. Cornell Law Review,1974(1):1-3.
[15] 张卫平. 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J]. 法商研究,2016(2):3-16.
[16] SCHWARZE J.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M]. 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2.
[17] 程燎原,王人博. 权利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8] 潘剑锋. 论建构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的基本原则[J]. 中国法学,2015(2):29-42.
[19] 傅郁林. 新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合意机制[J]. 比较法研究,2012(5):55-66.
[20] 马登科. 民事执行的现代转型与制度创新——以威慑机制和人权保障的冲突与融合为背景[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21] 胡锡庆. 诉讼法学专论[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2] MICHAEL B. Principles for legal procedure[J]. Law and Philosophy,1986(1):33-57.
[23] 李炎,李志明. 试论执行公正[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174-177.
[24] SHIMON S. The duties of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 in non-judicial justice[J]. Asia Pacific Law Review,2013(2):197-222.
[25]
[2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7] 石宏. 民法总则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8] MARTIJN V K. Deliberate breach of contract and consequences for remedies:exploration of a neglected area in the law of contract[J]. Maastricht journal of European and comparative law,2014(2):141-161.
[29] 李永军. 民法总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0] 江平. 民法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31] 薛军. 第三人欺诈与第三人胁迫[J]. 法学研究,2011(1):58-67.
[32] 冉克平.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J]. 法学论坛,2012(4):109-115.
[33] 崔建远. 合同法总论(上)[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4] 王泽鉴. 民法总则[M]. 台北:三民书局,2000.
[35] 范向阳. 执行程序对和解协议审查的范围[C]//江必新,刘贵祥. 执行工作指导(总第49辑).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
[36] 许尚豪. 执行中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判解研究(总第20辑)[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37] 江必新,贺荣.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案例精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38] 梁展欣.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
[39] 江必新,刘贵祥.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最新司法解释统一理解与适用[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40] 原島重义. "約款と契約の自由":現代契約法大系·現代契約の法理(1)[M]. 東京:有斐閣,1983.
[41] 星野英一. 现代民法基本问题[M]. 段匡,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42] 王利明. 民商法研究(第5辑)[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3] 何东宁. 民商审判疑难问题解析与典型案例指导[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44] 江必新,贺荣. 强制执行法的起草与论证(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