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元海, 叶祥松, 王展祥. 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提高[J]. 经济研究, 2016, 587(8): 86-100.
[2] 叶祥松, 刘敬. 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程度对制造业科技进步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20, 632(5): 87-102.
[3] 孙元元, 张建清. 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演化: 二元边际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15, 50(10): 89-103.
[4] 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 地理科学, 2002(1): 1-6.doi:10.3969/j.issn.1000-0690.2002.01.001
[5] 张伟丽, 叶信岳, 李栋, 等. 网络关联、空间溢出效应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9): 1371-1377.
[6] RYAN L, DAHINDEN J. Qualitative network analysis for migration studies: beyond metaphors and epistemological pitfalls[J]. Global Networks, 2021(2): 1-11.
[7] CHRISTALLER W D. Zentralen orte in süddeutschland[M]. Jena: Gustav Fischer, 1933.
[8]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9] 王浩宇, 孙启明. 京津冀区域关键产业识别与比较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模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12): 77-85.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12.012
[10] 周志光, 石晨, 胡淼鑫. VisIOT: 经济产业结构关联可视分析[J]. 统计研究, 2019, 36(11): 3-13.
[11] SUH Y , KIM M S . Dynamic change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network in mobile ecosystems: the case of Korea[J].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2015, 32(4): 613-628.
[12] 徐映梅, 张雯婷.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网络结构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1, 36(8): 30-42.doi:10.3969/j.issn.1007-3116.2021.08.004
[13] 任会明, 叶明确. 上海银行产业的网络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J]. 经济地理, 2018, 38(9): 147-157.
[14] 方大春, 王海晨. 我国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 基于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J]. 当代经济管理, 2017, 39(11): 71-78.
[15] 韩勇, 李茂, 赵勇. 中国产业关联网络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6): 38-45.
[16] 王茂军, 柴箐. 北京市产业网络结构特征与调节效应[J]. 地理研究, 2013, 32(3): 543-555.
[17] 李仙德. 测量上海产业网络的点入度和点出度: 超越后工业化社会的迷思[J]. 地理研究, 2016, 35(11): 2185-2200.
[18] 王茂军, 杨雪春. 四川省制造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1, 66(2): 212-222.doi:10.11821/xb201102007
[19] 李茂. 北京产业关联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16(5): 57-67.
[20] 左冰, 蔡书漫, 杨艺, 等. 旅游产业网络拓扑结构演进与旅游经济增长: 阳朔案例[J]. 旅游学刊, 2020, 35(6): 25-39.
[21] 刘丙章, 高建华, 李国梁. 中原经济区复杂产业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J]. 人文地理, 2016, 31(2): 99-105+112.
[22] 闫东升, 王玥, 孙伟, 等. 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对比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11): 3137-3153.doi:10.11821/dlyj020200740
[23] GU H , MENG X , SHEN T , et al. China's highly educated talents in 2015: patterns, determinants and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J].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2020, 13(2): 631-648.
[24] 纪玉俊, 王芳.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能源效率[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27(6): 13-26.
[25] 陈金丹, 黄晓.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 177-184.
[26] 林春艳, 孔凡超.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 经济学家, 2016(11): 45-53.
[27] 斯密·亚当.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唐日松, 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28] 冯颖, 侯孟阳, 姚顺波.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80-2395.doi:10.11821/dlxb202011008
[29] 邹小华, 薛德升, 屈啸, 等. 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 基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网络的视角[J]. 人文地理, 2019, 34(5): 85-92.
[30] 姚永玲, 邵璇璇. 中国城市人口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人口与经济, 2020(6): 1-16.
[31] 陶维荣. 武陵山片区湖南县域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与空间发展模式[J]. 经济地理, 2020, 40(12): 211-220.
[32] 刘华军, 刘传明, 孙亚男.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5): 83-95.
[33]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等. 中国雾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J]. 经济研究, 2016, 51(9): 73-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