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M]. 何博闻,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 13.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威廉·配第. 赋税论 献给英明人士 货币略论[M]. 陈冬野, 马清槐,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 66.
[4] 亚当·斯密. 国富论[M]. 文竹, 译.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22.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郭大力, 王亚楠,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 163.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70.
[8] F. 费迪耶.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 丁耘, 摘译. 哲学译丛, 2001(03): 53.
[9]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49.
[10]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12.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360.
[12] 鲍德里亚. 象征交换与死亡[M]. 车槿山,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6: 9.
[13] 阿伦特. 过去与未来之间[M]. 王寅丽, 张立立,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 20.
[14] 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M]. 陈高华,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9.
[15] 利奥塔. 重写现代性: 当代西方学术话语[M]. 杨雁斌, 薛晓源,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1.
[16] 萨米尔·阿明.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 对当代社会的管理[M]. 丁开杰, 刘合光, 徐天祥,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21.
[1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071.
[1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4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