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锡生,谢玲.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类型界分与功能定位——以对环境公益诉讼"二分法"否定观点的反思为进路[J].现代法学,2015(6):108-116.
[2] 巩固.检察公益"两诉"衔接机制探析——以"检察公益诉讼解释"的完善为切入[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5):27-34.
[3] 王明远.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分析[J].中国法学,2016(1):49-68.
[4] 王曦.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顺序[J].清华法学,2016(6):101-114.
[5] 赵颖,巴图.民事公诉抑或行政公诉——兼论检察监督之重新定位[C]//别涛.环境公益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 汤维建.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可相互转化[N].检察日报,2015-06-08(3).
[7] 何莹.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衔接问题研究[C]//第十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11.
[8]
[9] 杜辉.环境司法的公共治理面向——基于"环境司法中国模式"的建构[J].法学评论,2015(4):168-176.
[10] 张忠民.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对象[J].法律科学,2015(4):115-122.
[11] 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2] 史际春,冯辉."规制"辨析[C]//史际春.经济法学评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6.
[13]
[14]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15] 许尚豪.如何保持中立:民事公益诉讼中法院的职权角色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7(9):13-23.
[16] 张宝.环境规制的法律构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7] 巩固.大同小异抑或貌合神离? 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7(2):105-125.
[18]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9] 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0] 王明远.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J].政法论坛,2003(5):35-41.
[21] 乔纳森·特利.私人总检察官在环境法执行过程中的作用[C]//汤欣.公共利益与私人诉讼.邓海峰,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2] 汪劲,田忙社.环境法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3] 凯斯·R·孙斯坦.风险与理性[M].师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4] 宋亚辉.社会性规制的路径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25]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6] 王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程序专门化之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1):116-126.
[27] STEPHENSON M C. Legislative allocation of delegated power:uncertainty,risk,and the choice between agencies and courts[J]. Harvard Law Review,2006,119(4):1035-1070.
[28] VERMEULE A. The delegation lottery[J]. Harvard Law Review,2006,119(4):105-111.
[29]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30] KOLSTAD C D,ULEN T S,JOHNSON G V. Ex post liability for harm vs. ex ante safety regulation: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4):888-901.
[31]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2] 威廉·范博姆,迈因霍尔德·卢卡斯,克丽斯塔·基斯林.侵权法与管制法[M].徐静,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3] GREEN L. Tort law public law in disguise[J]. Texas Law Review. 1960(38):1-13.
[34]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5] 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36] 谭冰霖.环境规制的反身法路向[J].中外法学,2016(6):1512-153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