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殷H. 法哲学[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65.
[2] 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7.
[3] 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301.
[4] 张文显. 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540.
[5] 梁慧星.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 民商法论丛(7).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33-234.
[6] 契约、身份与近现代民法的演变[J]. 民商法论从(15).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725.
[7] 梁彗星. 中国民法典建议稿物权编[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5.
[8] 王利明. 物权法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8.
[9] 刘宝玉. 所有权的类型化与平等保护原则的结合[J]. 法学评论, 2005(6).
[10] 孙宪忠. 中国民法典制定现状以及要考虑的主要问题[A]. 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G].
[18] 马俊驹,江海波. 论私人所有权自由与所有权社会化[J].法学,2004(5).
[12] 王泽鉴. 民法物权通则[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0.
[13] 曼昆. 经济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43.
[14] 王泽鉴. 民法物权[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6.
[15] 尹田. 论国家财产的物权法地位[J]. 法学杂志,2006(2).
[16] 尹田. 论国家财产的物权法地位[J]. 法学杂志,2006(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