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朱作鑫

downloadPDF
朱作鑫.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33-13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引用本文: 朱作鑫.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33-13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ZHU Zuoxin. On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133-13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Citation: ZHU Zuoxin. On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133-13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On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 摘要: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存在着立法碎片化、立法层级低等不足之处,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不清、职责交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缺乏强制力保障等问题,不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规范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等军民融合较为成功的经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作出框架性规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的基础。
  • [1] 杨阳,李存金,李同玉. 后经济危机时代欧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走向及启示[C]//中国核学会.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 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1:481-486.
    [2] 王加栋,白素霞. 美俄航空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41-45.
    [3] 吴昊,游光荣,赵林榜. 美国军民融合立法概况及其启示[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1-5.
    [4] 马维强. 美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政府扶持的特点及启示[J]. 经营管理者,2009(22):211-236.
    [5] 张华. 欧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立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0-118.
    [6] 新华社. 欧盟开放"伽利略"军事用途[N]. 新华每日电讯,2006-10-15(003).
    [7] 刘守训. 冷战后法国国防科技政策[J]. 航空科学技术,2003(4):7-10.
    [8] 牛振喜. 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24-125.
    [9] 李增仁. 国防工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研究[D]. 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0.
    [10] 王晓军. 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1.
    [11] 王宝坤. 国外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J]. 国防科技工业,2007(12):70-73.
    [12] 闻晓歌. "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J]. 国防科技工业,2008(9):27-30.
    [13] 徐辉. 我国军民融合政策法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6):8-10.
    [14] 张文显. 法理学: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95.
    [15] 廖姝,洪帆.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来绵调研军民融合促进法立法工作[N]. 绵阳日报,2011-06-16(001).
    [16] 梁蓬飞,张军胜,安普忠. 强化国家大局观走活军地一盘棋——军队人大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放军代表团重要讲话述评之一[N]. 解放军报,2015-03-13(005).
    [17] 夏勇. 论军地间的法制协调[J]. 法商研究,2000(3):71-81.
    [18] 王文英. 军事行政立法研究[D].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
    [19] 陈西钢. 探索建立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N]. 中国国防报,2015-12-24(003).
    [20] 肖金明. 为全面法治重构政策与法律关系[J]. 中国行政管理,2013(5):36-40.
    [21] 李亮. 法律文本中责任条款设置的理念与原则[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3(3):12-18.
  • [1] 刘瑞强.《国防动员法》实施以来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30-13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938
    [2] 陈晓和, 周可.创新异质性、政府补贴与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1): 117-12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014
    [3] 王路昊, 赵帅.区域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中的边界渗透.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107-11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104
    [4] 孟斌斌, 戚刚, 曾立.中国军民融合度测算:理论与实证.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128-13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2640
    [5] 梅阳, 纪建强.“条块治理”: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133-14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413
    [6] 张纪海, 樊伟, 师仪.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下的敏捷动员理论体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121-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467
    [7] 于语和, 吕姝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今的法治认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26-13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18
    [8] 褚倩倩.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09-11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15
    [9] 张纪海, 乔静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111-11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15
    [10] 张振军.关于法治航天建设的再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20-128.
    [11] 刘毅.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155-160.
    [12] 杨筱, 曾立.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动员力量融合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85-90.
    [13] 刘毅.法学翻译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17-127.
    [14] 李寿平, 吕卓艳.日本《空间基本法案》及其启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03-108.
    [15] 孔庆萍, 赵秀梅.从“亲亲相隐”制度看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兼论“亲亲相隐”制度于当代重构之法律思想基础.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48-51.
    [16] 李秋高.论法治背景下村民自治之障碍与消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27-30.
    [17] 于兆波, 马鸿燕, 马大宇, 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87-90.
    [18] 陈燕锋, 陈冠华.反观传统:儒家法文化之新观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30-32.
    [19] 于兆波.论立法决策与立法起草的法治定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38-41.
    [20] 赵峰.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述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64-6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485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600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6-06-27
  • 刊出日期:2016-11-25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摘要: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存在着立法碎片化、立法层级低等不足之处,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不清、职责交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缺乏强制力保障等问题,不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规范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等军民融合较为成功的经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作出框架性规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的基础。

English Abstract

朱作鑫.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33-13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引用本文: 朱作鑫.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33-13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ZHU Zuoxin. On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133-13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Citation: ZHU Zuoxin. On the Enactment of the Basic Law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133-13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8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