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

刘纪达,安实,王健,麦强

downloadPDF
刘纪达, 安实, 王健, 麦强.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96-10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引用本文: 刘纪达, 安实, 王健, 麦强.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96-10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LIU Jida, AN Shi, WANG Jian, MAI Qia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defense Cooperation Network—Tak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as Exampl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6): 96-10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Citation: LIU Jida, AN Shi, WANG Jian, MAI Qia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defense Cooperation Network—Tak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as Exampl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6): 96-10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7184103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纪达(1993-),男,博士研究生,E-mail:kittadada@yeah.net;安实(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anshi@hit.edu.cn;王健(197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wang_jian@hit.edu.cn

    通讯作者:

    麦强(1977-),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E-mail:maiqiang@hit.edu.cn

  • 中图分类号:C93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defense Cooperation Network—Tak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as Examples

  • 摘要:构建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是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组织模式尚不清晰,机构间协调关系有待明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部际横向协调机制为视角,绘制了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在构建“核心度百分比排名—限制度百分比排名”二维框架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分析网络形态、机构角色定位和机构间互动关系的演化情况以及协作网络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呈现出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与核心机构功能提升相互促进的演化模式,网络中机构职能的逐步整合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中国应急应战协作网络中的核心机构集合呈现出由“多元弱核心”→“稳定强核心”的变迁过程,应急应战体系也由单一危机事件或单一灾种的导向特征转变为统筹协调、多危机事件多灾种耦合的应急应战响应模式。在网络演化逻辑方面,中国应急应战体系呈现出机构改革推动与国家危机管理需求拉动的双向驱动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力量建设”“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1] 王勇.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18-03-14(005).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19(001).
    [3] 麦强,陈学钏,郭亚男,等. 复杂性视角下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混合治理模式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9,16(4):132-141

    +174-175.
    [4] 孔昭君,史文强,韩秋露. 大数据时代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之路[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110-117.
    [5] 王莺,孙力. 军民融合与国家战略体系的一体化[J]. 理论与改革, 2018(4):70-78.
    [6] 薄贵利. 论国家战略的科学化[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2):99-105.
    [7] 李卫海, 刘瑞强. 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以立法为视角[J]. 法学杂志, 2019(7):54-64.
    [8] 刘守亮, 孙正娟. 在强化履行国防动员职能过程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26(4):82-86.
    [9] 王宏伟.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平战结合——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J]. 军事经济研究, 2007(8):44-47.
    [10] 邹世猛.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国防动员体系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9(2):31-36.
    [11] 孔静静, 韩传峰. 应急组织合作的结构逻辑及运行机制——以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 2013,10(4):88-101

    +141-142.
    [12] 徐松鹤, 韩传峰, 孟令鹏,等.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动力结构分析及模式重构策略[J]. 中国软科学, 2015(7):20-28.
    [13] 郭雪松,赵慧增,石佳. 基于时间动态网络的应急响应组织协调机制研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19(6):31-44.
    [14] 胡倩. 美国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述评[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8(1):31-39.
    [15] 周利敏, 李夏茵. 超越问责:中美应急管理结构比较研究——基于天津港与德州大爆炸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7(10):12-22.
    [16] 刘亮, 汪建, 韩传峰. 国家应急组织合作网络基元同构与异构比较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27(5):169-174.
    [17] 朱春奎,毛万磊. 议事协调机构、部际联席会议和部门协议:中国政府部门横向协调机制研究[J]. 行政论坛,2015,22(6):39-44.
    [18] 胡业飞. 组织内协调机制选择与议事协调机构生存逻辑——一个组织理论的解释[J]. 公共管理学报,2018,15(3):27-38

    +155.
    [19] 黄萃. 政策文献量化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0] 刘纪达,王健.变迁与演化:中国退役军人安置保障政策主题和机构关系网络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19,16(4):142-155

    +175.
    [21] 高小平,刘一弘. 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特点与导向[J]. 行政法学研究,2018(5):29-38.
    [22] 钟开斌. 中国应急管理机构的演进与发展:基于协调视角的观察[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7(6):21-36.
    [23] 康伟,陈茜,陈波. 基于SNA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研究——以"4·20"雅安地震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14(5):141-150.
    [24] 麦强,陈学钏,安实. 重大航天工程整体性、复杂性及系统融合:北斗卫星工程的实践[J]. 管理世界,2019,35(12):190-198.
    [25] 梅阳,纪建强. "条块治理":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133-142.
  • [1] 刘瑞强.《国防动员法》实施以来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30-13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938
    [2] 严翔, 黄永春, 柏建成, 邹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72-8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4309
    [3] 张毅, 杨奕, 邓雯.政策与部门视角下中国网络空间治理——基于LDA和SNA的大数据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 127-13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2801
    [4] 史文强, 刘浪, 汪明月, 李文川.价格随机和销售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应急数量弹性契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120-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3423
    [5] 邢李志, 文献, 董现垒, 关峻.基于共引网络理论的产业需求竞争网络.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78-8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11
    [6] 陈鹏, 洪卫军, 张萌.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的复杂特征与动态模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95-9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14
    [7] 尹秋菊, 黄洁萍, 冯丽.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结构及其社会资本.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43-47.
    [8] 张纪海, 杨婧, 刘建昌.中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93-98.
    [9] 陈正杨.社会救援资源应急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95-99.
    [10] 程铁军, 吴凤平.基于模糊信息的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98-101,106.
    [11] 熊康昊, 于峰.社会救援资源及其动员活动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77-80,86.
    [12] 王成敏, 孔昭君, 张纪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应急资源动员政策优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59-64.
    [13] 马锋, 邱菀华, 蒋世奇.信息不完全应急物资转运系统的随机Petri网建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90-93.
    [14] 张纪海, 熊康昊.应急动员物流实现模式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5-9.
    [15] 张忠利, 刘春兰.中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完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36-40.
    [16] 冯立杰, 罗慧, 崔立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39-43.
    [17] 常相全, 孔昭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建设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8-10.
    [18] 彭学君, 李志祥, 李彭城.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15-17.
    [19] 韩宇宽.突发事件基础信息作用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9-12.
    [20] 韩建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6-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522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39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20-01-01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4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71841030)

    作者简介:

    刘纪达(1993-),男,博士研究生,E-mail:kittadada@yeah.net;安实(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anshi@hit.edu.cn;王健(197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wang_jian@hit.edu.cn

    通讯作者:麦强(1977-),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E-mail:maiqiang@hit.edu.cn
  • 中图分类号:C93

摘要:构建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是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组织模式尚不清晰,机构间协调关系有待明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部际横向协调机制为视角,绘制了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在构建“核心度百分比排名—限制度百分比排名”二维框架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分析网络形态、机构角色定位和机构间互动关系的演化情况以及协作网络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呈现出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与核心机构功能提升相互促进的演化模式,网络中机构职能的逐步整合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中国应急应战协作网络中的核心机构集合呈现出由“多元弱核心”→“稳定强核心”的变迁过程,应急应战体系也由单一危机事件或单一灾种的导向特征转变为统筹协调、多危机事件多灾种耦合的应急应战响应模式。在网络演化逻辑方面,中国应急应战体系呈现出机构改革推动与国家危机管理需求拉动的双向驱动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力量建设”“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对中国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English Abstract

刘纪达, 安实, 王健, 麦强.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96-10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引用本文: 刘纪达, 安实, 王健, 麦强. 一体化应急应战协作网络结构与演进——以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96-10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LIU Jida, AN Shi, WANG Jian, MAI Qia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defense Cooperation Network—Tak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as Exampl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6): 96-10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Citation: LIU Jida, AN Shi, WANG Jian, MAI Qia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Emergency-defense Cooperation Network—Tak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as Exampl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22(6): 96-10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7006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