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张新文,杜春林

downloadPDF
张新文, 杜春林.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引用本文: 张新文, 杜春林.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ZHANG Xinwen, DU Chunlin. Researching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Society —Based on the Group Events of 4 Typ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2): 49-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Citation: ZHANG Xinwen, DU Chunlin. Researching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Society —Based on the Group Events of 4 Typ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及其治理研究"(14BGL150);江苏省社科项目"江苏农村的治理现代化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14SZB01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SKPT2014033)之阶段性成果

Researching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Society —Based on the Group Events of 4 Types

  • 摘要: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需要重新思考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代化以增加政府合法性和增强社会活力。通过构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四类群体性事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强政府与弱社会的关系格局只是宏观的概况,微观上则呈现为具有自主性、自利性和独立性的强势基层政府与弱势的社会,正是因为基层政府的强势,而引发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政社关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代化应从治理行为、治理主体、治理机制、调解层次以及考核评估等五方面着手。
  • [1] 陆学艺,李培林,陈光金. 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14.
    [2] 朱力. 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 学海,2009(1):69-78.
    [3] 裴宜理.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J]. 阎小骏,译. 东南学术,2008(3):4-8.
    [4] 于建嵘. 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21.
    [5] 陈晋胜,张涛. 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3-56.
    [6] 塞缪尔·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李盛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0-41.
    [7] 张静. 国家与社会[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 颜如春.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探析[J]. 探索,2006(3):65-68.
    [9] 郑永年. 强政府与强社会[J]. 浙江人大,2011(9):21.
    [10] Stephen D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raw materials investment and U. S. foreign policy[M].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55-59.
    [11] 萧功秦. 中国转型中期的五大困境及前景展望——从中道立场理解中国转型[J]. 学术界,2012(11):16-32.
    [12] 冯仕政.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24.
    [13] 王绍光,胡鞍钢. 中国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后果[M]//张静,编. 国家与社会.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23.
    [14] Alwyn Young. 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5(4),2000:1091-1135.
    [15] 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16] 乔尔 S 米格代尔. 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M]. 张长东,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48-255.
    [17] 刘祖云. 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 学海,2007(1):79-87.
    [18] Michael Mann,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mechanisms and results[J]. Archives Europeenes de Sociologie,1984(25):185-213.
    [19] Richard F Elmore. Backward mapping: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decisions[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79-1980,94(4):601-616.
    [20] 宁国良. 论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5-98.
    [21] Li H,Zhou L.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2005,89(9-10):1743-1762.
    [22] 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23] 陈明. "土地财政"的多重风险及其政治阐释[J]. 经济体制改革,2010(5):25-29.
    [24] 颜燕,刘涛,满燕云. 基于土地出让行为的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 城市发展研究,2013(3):73-79.
    [25] 张莉,王贤彬,徐现祥. 财政激励、晋升激励与地方官员的土地出让行为[J]. 中国工业经济,2011(4):35-43.
    [26] 唐云松,梁贤杰. 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10(8):97-100.
    [27] 刘佳,吴建南,马亮. 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2(2):11-23.
    [28] 邓海建. 嘉禾血铅事件,权利又一次输给逐利[N]. 扬子晚报,2010-03-17.
    [29] 刘祖云. 用责任取代权利——公共行政的逻辑[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52.
    [30] 斯蒂芬 ·戈德史密斯,威廉 D 埃格斯.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 孙迎春,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9.
  • [1] 王曦, 郭祥.中美环评制度功能比较:督政抑或规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1): 114-12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3.1970
    [2] 冯国莉, 郝生跃, 李晓光.PPP项目中公共部门关系取向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项目治理的中介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0029
    [3] 张红春, 邓剑伟, 邱艳萍.大数据驱动的透明政府建设——媒介选择与政民互动重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4): 60-6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4826
    [4] 崔宝玉, 孙迪.组织印记、生态位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86-9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665
    [5] 李晓光, 郝生跃, 任旭.关系治理对PPP项目控制权影响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 52-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867
    [6] 白维军.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四重维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79-8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543
    [7] 杜雯翠, 张平淡, 朱松.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污染.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1-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1
    [8] 贾晓明, 郭潇萌.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与其亲密关系适应的关系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156-1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124
    [9] 陈鹏, 洪卫军, 张萌.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的复杂特征与动态模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95-9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14
    [10] 尹贻林, 徐志超.工程项目中信任、合作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基于关系治理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41-51.
    [11] 喻文德.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围城".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43-148.
    [12] 刘毅.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155-160.
    [13] 刘毅.法学翻译与法律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17-127.
    [14] 常亮, 贾金荣.乡村运动:城市功能的延续——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内在关系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54-58.
    [15] 曾润喜, 王国华, 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21-125.
    [16] 王怡, 裘梦漪.跨媒体时代的视觉僭越——现代视传设计中“视觉思维”与“传播媒介”关系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98-100.
    [17] 陈豪.浅论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思想与现代数字化设计理念.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114-116.
    [18] 刘雨, 姚弘芹, 赵秀珍.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现代化实践的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90-93.
    [19] 孔定芳.西学输入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心路历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8-21.
    [20] 杨文丽.法律移植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50-5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81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626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4-01-10
  • 刊出日期:2015-03-24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及其治理研究"(14BGL150);江苏省社科项目"江苏农村的治理现代化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14SZB01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SKPT2014033)之阶段性成果

摘要: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以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需要重新思考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代化以增加政府合法性和增强社会活力。通过构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四类群体性事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强政府与弱社会的关系格局只是宏观的概况,微观上则呈现为具有自主性、自利性和独立性的强势基层政府与弱势的社会,正是因为基层政府的强势,而引发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政社关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代化应从治理行为、治理主体、治理机制、调解层次以及考核评估等五方面着手。

English Abstract

张新文, 杜春林.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引用本文: 张新文, 杜春林. 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ZHANG Xinwen, DU Chunlin. Researching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Society —Based on the Group Events of 4 Typ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2): 49-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Citation: ZHANG Xinwen, DU Chunlin. Researching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Society —Based on the Group Events of 4 Typ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参考文献 (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