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

方巍巍

downloadPDF
方巍巍.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50-1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引用本文: 方巍巍.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50-1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Fang Weiwei. Analysi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Hu Shi's Views on Social Concep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50-1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Citation: Fang Weiwei. Analysi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Hu Shi's Views on Social Concep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50-1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Analysi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Hu Shi's Views on Social Concept

  • 摘要: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对苏俄社会发展的认知始而冷静谨慎,继而心悦诚服地高度赞赏,后来抛弃曾经对苏俄模式的倾慕。自由主义的主要诉求、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影响、实验主义的立场及内心的民族主义倾向共同制约了胡适对苏俄的态度。胡适苏俄社会发展观感的变化是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一个缩影,他们对苏俄社会发展的不同看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显示出当时知识界的分化,隐藏着他们的政治认同,这也成为他们构造中国未来蓝图的重要参考资源,影响了他们对新中国的现实政治抉择。
  • [1] 许纪霖. 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2] 邵建. 一次奇异的思想合辙——胡适,鲁迅对苏俄的态度[J]. 社会科学论坛,2006(8)(上):119-141.
    [3] 欧阳哲生. 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4] 江勇振. 舍我其谁:胡适(第2部)[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 冯夏根,胡旭华. 论胡适苏俄观的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47-153.
    [6] 方巍巍. 1918-1949年胡适对苏俄态度的变化[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6):135-147.
    [7] 胡适. 四十自述[C]//欧阳哲生编. 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 陈金龙.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21.
    [9] 许纪霖. 现代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M]//许纪霖. 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31-32.
    [10] 许纪霖. 在自由与公正之间——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1915-1949)[J]. 思想与文化,2001(9):149-177.
    [11] 胡适. 我们走那条路[C]//欧阳哲生编. 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2.
    [12] 胡适. 自由主义[C]//欧阳哲生编. 胡适文集(第12卷)[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 参见闵深,纪林笔录. 胡适之先生在本校学术演讲会讲——两个世界的两种文化[J]. 国立武汉大学周刊,1948(388):2-3.
    [14] 曹伯言. 胡适日记全编(第1册)[M].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58.
    [15] 胡礼忠. 胡适、杜威与实验主义:哥伦比亚大学时期[J]. 史林,2005(4):85-91.
    [16] 葛懋春,李兴芝. 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17.
    [17] 胡适. 杜威先生与中国[C]//胡适文选. 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13.
    [18] 葛懋春,李兴芝. 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9] 简·杜威. 杜威传[M]. 单中恵,编译.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214.
    [20] 耿云志,宋广波. 胡适书信选[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1] 胡适.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1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87-588.
    [22] 罗志田. 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J]. 近代史研究,1996(1):216-241.
    [23] 胡适. 易卜生主义[C]//欧阳哲生编. 胡适文集(第2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88.
    [24] 舒衡哲.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 刘京建,译.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314.
    [25] 朱璟(茅盾). 关于"创作"[J]. 北斗(上海1931),1931(创刊号):75-87.
    [26] 何凝(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C]//北京大学. 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272.
    [27] 阿里夫·德里克.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 翁贺凯,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7
    [28] 徐复观. 学术与政治之间[M]. 台北:学生书局,1980:431.
    [29] 《再生》记者. 我们所要说的话[N]. 再生(创刊号),1932-5-20(2-3).
    [30] 胡适. 世界新形势里的中国外交方针[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1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62.
    [31] 智效民. 胡适苏俄情结的变迁[J]. 中国新闻周刊,2006(14):87-87.
    [32] 胡适. 我们的政治主张[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3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3] 胡适. 再论建国与专制[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1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77.
    [34] 胡适. 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1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5] 胡适. 一年来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C]//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第1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6] 欧阳哲生,刘红中. 中国的文艺复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78-180.
    [37] 胡适. 民主与极权的冲突[Z]//胡颂平.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 台北: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1732-1739.
    [38] 胡适. 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Z]//胡颂平.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6册). 台北: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1978-1980.
    [39] 胡适.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C]//欧阳哲生编. 胡适文集(第12卷)[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1] 曹晟旻.从共同体之善的定位到价值中立原则的悖论——反思权利绝对化及其隐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53-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5313
    [2] 郭丽萍.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155-1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3249
    [3] 郭娆锋, 宫映华.消费社会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63-6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8
    [4] 罗猛, 丁芝华.论美国刑罚理论发展中的边际主义路线.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135-140.
    [5] 邵璀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100-102.
    [6] 王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主体建设.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84-87.
    [7] 刘曙辉, 赵庆杰.康德与生态女性主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99-102.
    [8] 王进, 张颖.反本质主义与女性主义批判.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47-50.
    [9] 王贵明, 刘文杰.《我自己之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67-71.
    [10] 胡建, 董娅.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90-92.
    [11] 孙晶.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43-47.
    [12] 曹莉萍.重商主义和天津商会.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91-93.
    [13] 关奉, 冉生欣.中国视角的新自由主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89-91.
    [14] 王贵明, 韩伟斌.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流亡者——从后殖民主义视野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88-91.
    [15] 崔英, 孟令奇.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34-36.
    [16] 李光福.知识经济、后现代及知识分子断想.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84-86.
    [17] 周立.泰勒的社群主义思想.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27-29.
    [18] 曹观法.杜威的生产性实用主义技术哲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28-31.
    [19] 盛国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14-16.
    [20] 曹凯.从欧盟一体化看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54-5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652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447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6-07-16
  • 刊出日期:2017-08-02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摘要: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对苏俄社会发展的认知始而冷静谨慎,继而心悦诚服地高度赞赏,后来抛弃曾经对苏俄模式的倾慕。自由主义的主要诉求、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影响、实验主义的立场及内心的民族主义倾向共同制约了胡适对苏俄的态度。胡适苏俄社会发展观感的变化是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一个缩影,他们对苏俄社会发展的不同看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显示出当时知识界的分化,隐藏着他们的政治认同,这也成为他们构造中国未来蓝图的重要参考资源,影响了他们对新中国的现实政治抉择。

English Abstract

方巍巍.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50-1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引用本文: 方巍巍. 试论胡适社会观念演变的思想根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50-1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Fang Weiwei. Analysi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Hu Shi's Views on Social Concep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50-15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Citation: Fang Weiwei. Analysis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Hu Shi's Views on Social Concep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50-1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3
参考文献 (3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