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

陈霞

downloadPDF
陈霞.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66-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引用本文: 陈霞.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66-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CHEN Xia. Three Promotion Path of Social Autonom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66-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Citation: CHEN Xia. Three Promotion Path of Social Autonom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66-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研究”(201713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资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个案分析”(17CZZJ06);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中国国家自主性研究”(QDSKL1701004)

Three Promotion Path of Social Autonomy

  • 摘要:社会自主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维,社会自主性对市场侵蚀的抵抗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有利于形成均衡性的治理结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关系范畴的相对维度和治理现代化的功能维度构成理解社会自主性的3种视角。中国经由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是国家本位主义传统,改革开放打破了国家-社会的同构状态并塑造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缺乏自治机制的文化土壤和理念基础,社会自主性的提升需要国家以主动塑造方式,通过输入路径、合作路径和培育路径进行治理推动。
  • [1] 高丙中,夏循祥. 社会领域及其自主性的生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20-127.
    [2] 王欣,杨君. 社会自主性:大转型的新向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4-59.
    [3] 鹿斌,金太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自主性审思[J]. 社会科学研究,2016(6):50-55.
    [4] 周健. 中国社会自主性的成长与执政党的变革[D]. 南京:南京大学,2014.
    [5] 曾琰. 超越"结构性自主":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性自主"导向及启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31-137.
    [6] 金太军,鹿斌. 治理转型中的社会自主性:缘起、困境与回归[J]. 江苏社会科学,2017(1):82-88.
    [7] 岳柏冰. 关系理性:社会自主性生成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569-571.
    [8] 黄建洪. 自主性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引导性议题[J]. 社会科学,2012(10):88-96.
    [9] 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 冯钢,刘阳,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2.
    [10] 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 找回国家[M]. 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
    [11] 黄建洪. 自主性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引导性议题[J]. 社会科学,2012(10):88-96.
    [12] OSTROM E. Rethink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issues,alternatives and choices[M]. San Fransisco:ICS Press,1988:159.
    [13] 俞可平.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3.
    [14] 孙晓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与社会[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7.
    [15] METZGER T A. Eisenstadt'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in China[J]. American Asian Review,1984(2):1-87.
    [16] 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 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3.
    [17] 威尔·金里卡. 当代政治哲学[M]. 刘莘,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12.
    [18] 王诗宗,宋程成.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13(5):50-66.
    [19] 盖伊·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吴爱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73.
    [20] BARROW C W. The return of the state:globalization,state theory,and the new imperialism[J]. New Political Science,2005(2):123-145.
    [21] 民政部. 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 [1] 刘欢.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刘浩.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司法限缩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62-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5202
    [3] 自正法.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的实证考察与路径重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42-15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616
    [4] 廖丽环.执行转破产制度的路径优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 146-15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366
    [5] 张峰, 陈玮.明清西方力学在华传播路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161-16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021
    [6] 蒋圣力.外层空间军事化及其国际法规制的模式和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124-13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16
    [7] 白维军.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四重维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79-8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543
    [8] 付金存, 王岭.契约视角下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64-7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09
    [9] 喻文德.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围城".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43-148.
    [10] 王雁红, 詹国彬.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路径选择与风险判断.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47-53.
    [11] 曾润喜, 王国华, 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21-125.
    [12] 郭德忠.完整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确立——论科学技术进步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结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8-11.
    [13] 杨亚非.社会·法律·法之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3-7.
    [14] 刘泽伦, 刘小云.迈向回应型政府——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转换的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67-70.
    [15] 刘雨, 姚弘芹, 赵秀珍.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现代化实践的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90-93.
    [16] 刘仕平.孙中山关于官员队伍建设观点的认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82-84.
    [17] 张巍.由广东和上海看城市化对人口控制的关键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49-52.
    [18] 李光福.知识经济、后现代及知识分子断想.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84-86.
    [19] 盛国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14-16.
    [20] 孔定芳.西学输入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心路历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8-2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22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334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7-12-17
  • 刊出日期:2018-08-15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研究”(201713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资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个案分析”(17CZZJ06);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中国国家自主性研究”(QDSKL1701004)

摘要:社会自主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维,社会自主性对市场侵蚀的抵抗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有利于形成均衡性的治理结构。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关系范畴的相对维度和治理现代化的功能维度构成理解社会自主性的3种视角。中国经由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是国家本位主义传统,改革开放打破了国家-社会的同构状态并塑造了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中国社会缺乏自治机制的文化土壤和理念基础,社会自主性的提升需要国家以主动塑造方式,通过输入路径、合作路径和培育路径进行治理推动。

English Abstract

陈霞.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66-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引用本文: 陈霞. 社会自主性的三种提升路径[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66-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CHEN Xia. Three Promotion Path of Social Autonom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66-172.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Citation: CHEN Xia. Three Promotion Path of Social Autonom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5): 166-1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933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