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

张晒

downloadPDF
张晒.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1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引用本文: 张晒.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1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ZHANG Shai. Evaluation of the Moral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Logic and Framework[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5): 1-1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Citation: ZHANG Shai. Evaluation of the Moral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Logic and Framework[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5): 1-1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暨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智库)项目"‘三治融合’视域下我国乡镇公务员行政伦理发展路径研究"(2242019S30042);2018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道德发展智库)项目"公共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机制研究"

Evaluation of the Moral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Logic and Framework

  • 摘要:环境政策道德含量是指环境政策中所包含的道德量。由于环境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道德具有相对静止性,因而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能够被评估。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和道德,二者共同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指标生成的逻辑,即政策过程、道德形态分别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自的生成逻辑。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一级指标由政策自身的道德基础、政策关系的道德原则、政策执行的道德后果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决定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实测指标,即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生成相应的实测指标。环境政策评估的框架主要包括环境政策评估的模型、主体和操作。评估模型即为对应实测指标的特定环境政策的道德因子得分测算方法。评估主体即由环境政策制定者、环境政策受用者、专业机构组成。评估操作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提取道德因子、汇总道德因子实际得分、测算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环境政策的质量。
  • [1] 葛晨虹. 我们怎样进行道德评价[J]. 齐鲁学刊,2001(3):27-33.
    [2]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19.
    [3] 王正平,李耀锋. 论社会公共政策的道德价值[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3.
    [4] 高觉敷,叶浩生. 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20.
    [5] 王健敏. "生态-激励"品德测评系统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01(3):30-32.
    [6] PARK N,PETERSON C,SELIGMAN M E P.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jing[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23(5):603-619.
    [7] KOHLBERG L.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haracter and ideology[C]//HOFFMAN M L,HOFFMAN L W.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a Research Vol 1. New York:Russell Sage,1964:404-405.
    [8] MURIEL J,JAMES R,DARCIA N. Beyond the promise:a perspective on research in moral education[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9,28(4):18-26.
    [9] BURNELL K J,BOYCE N,HUNT N.A good war?exploring british veterans'moral evaluation of deployment[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0,7(3):36-42.
    [10] ALICKE M D,MANDEL D R,HILTON D,et al. Causal conceptions in social explanation and moral evaluation:a historical tour[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5,10(6):790-812.
    [11] ROBBINS E,SHEPARD J,ROCHAT P.Variations in judgments of intentional action and moral evaluation across eight cultures[J]. Cognition,2017,2(12):22-30.
    [12] 何琪. 党政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内容与方法[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5-28.
    [13] 刘玉娟,孟万金. 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0(4):75-79.
    [14] 刘玉娟,孟万金. 小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1(1):70-74.
    [15] 刘芷含. 中国公民道德品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 哲学动态,2018(7):92-100.
    [16] 葛洪义. 法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09.
    [1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1.
    [18] 伯特兰·罗素. 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 肖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9.
    [19] 伍志燕. 论道德评价标准和尺度的合理性[J]. 理论与现代化,2012(3):83-87.
    [20] 刘时工. 论道德评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2-67.
    [21] MICHAEL W. Thick and thin:moral argument at home and abroad[M].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4:3.
    [22] 达尔文. 达尔文生平[M]. 叶笃庄,叶晓,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8.
    [23] 魏英敏. 新伦理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14.
    [2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25] 杨松. 试论政治道德的历史演进[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8-23.
    [26] 蒋云根. 略论我国政治道德建设[J]. 政治学研究,2003(2):37-40.
    [27] 郑秀喜. 经济道德的经济哲学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17(4):129-132.
    [28] 陈彩虹. 经济道德与经济制度[J]. 学习与探索,1998(5):23-30.
    [29] 朱有志. 经济道德层次论[J]. 道德与文明,2002(4):70-71.
    [30] 刘善球. 关于公民法律素质教育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113-115.
    [31] 盛秀英,刘金华.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道德[J]. 理论探讨,2000(6):37-39.
    [32] 王永明. 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J]. 社会科学辑刊,2009(5):35-37.
    [33] 袁祖社,董辉. 从"规范与教化"到"过程与实在"——生态道德信仰何以可能[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84-93.
    [34] 李金. 生态道德论[J]. 前沿,2010(5):156-159.
  • [1] 罗时贵.法律效力的道德条件比较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44-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552
    [2] 孙长虹.梁漱溟的“以道德代宗教”思想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166-17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24
    [3] 米志付, 梁晓捷, 王科.气候政策选择的七种评价准则.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1-6.
    [4] 何菁.工程伦理“应当”的道德哲学依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56-160.
    [5] 张建卫, 刘玉新, 张丽红.企业家道德人格的内涵解析与作用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38-42,48.
    [6] 刘丹鹤.环境规制工具选择及政策启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21-26.
    [7] 高博.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高校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30-133.
    [8] 丛英姿.浅谈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个性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110-113.
    [9] 夏恩君, 薛永基.企业营销道德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3-7.
    [10] 曾华锋, 钱彦琮, 陈晓兵.武器研发的伦理困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33-36.
    [11] 郑重, 郑忠梅.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115-117.
    [12] 兰毅辉.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90-93.
    [13] 杨玉英.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82-85.
    [14] 曹能秀.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特色.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81-84.
    [15] 宋朝龙.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思想转变的实质——评张奎良与俞吾金的争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74-76.
    [16]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39-41.
    [17]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16-19.
    [18] 陈殿林.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问题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20-23.
    [19] 庞华玲.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体道德价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5-17.
    [20] 王小龙, 王小荣.企业会计行为中道德风险问题的探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48-5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915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1194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9-02-23
  • 刊出日期:2019-08-29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暨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智库)项目"‘三治融合’视域下我国乡镇公务员行政伦理发展路径研究"(2242019S30042);2018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道德发展智库)项目"公共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机制研究"

摘要:环境政策道德含量是指环境政策中所包含的道德量。由于环境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道德具有相对静止性,因而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能够被评估。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和道德,二者共同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指标生成的逻辑,即政策过程、道德形态分别决定了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各自的生成逻辑。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一级指标由政策自身的道德基础、政策关系的道德原则、政策执行的道德后果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共同构成。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二级指标决定环境政策道德含量评估的实测指标,即由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生态道德生成相应的实测指标。环境政策评估的框架主要包括环境政策评估的模型、主体和操作。评估模型即为对应实测指标的特定环境政策的道德因子得分测算方法。评估主体即由环境政策制定者、环境政策受用者、专业机构组成。评估操作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提取道德因子、汇总道德因子实际得分、测算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环境政策的质量。

English Abstract

张晒.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1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引用本文: 张晒. 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1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ZHANG Shai. Evaluation of the Moral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Logic and Framework[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5): 1-1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Citation: ZHANG Shai. Evaluation of the Moral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Logic and Framework[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5): 1-1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489
参考文献 (3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