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

黄潇,杨俊

downloadPDF
黄潇, 杨俊.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50-156.
引用本文: 黄潇, 杨俊.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50-156.
HUANG Xiao, YANG Jun. China's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1): 150-156.
Citation: HUANG Xiao, YANG Jun. China's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1): 150-156.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实证研究”(70703038);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不平等对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EFA080248)

China's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 摘要:采用中国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对地区教育不平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先发优势是导致地区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其贡献度越来越小;各地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已成为影响地区教育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二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0%以上。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贡献度有所降低,各地城市化差异的贡献度维持在10%左右。因此,应加大政府投入的水平和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教育的投入效率,提升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激励;通过提升城市化水平以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 [1] 陈钊,陆铭,金煜.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 世界经济,2004(12):25-31.
    [2] 吴方卫,张锦华. 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J]. 财经研究,2005(6):5-15.
    [3] 岳昌君.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J]. 教育与经济,2003(1)35-41。
    [4] 魏后凯, 杨大利. 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J]. 中国社会科学,1997(1):98-112.
    [5] Li H B, Zhou L A.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89: 1743-1762.
    [6] 周黎安.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 经济研究,2004(6):33-40.
    [7] 郑磊.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科学,2008(1):28-40.
    [8] 李祥云. 税费改革前后义务教育投入地区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 教育研究,2009(10):13-22.
    [9] 周业安.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97-103.
    [10] 朱恒鹏. 政府间竞争、财政自给率与公有制企业民营化[J]. 经济研究,2004(10):24-34.
    [11] 傅勇,张晏.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 管理世界,2007(3):4-22.
    [12] 赖德胜,郑勤华.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7-35.
    [13] Wan G. Accounting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 32(2): 348-363.
    [14] Thomas V, Wang Y, Fan X. Measuring education inequality:cini coefficients of education for 140 countries,1960—2000[J]. Journal of Education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2003,17 (1):5-33.
    [15] 邹俊伟,杨中全,段谋娟.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努力[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2-16.
    [16] Bahl Roy.A regression approach to tax effort and tax ratio analysis[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1971.
    [17] Bahl Roy.A representative tax system: a approach to measuring tax eff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1972.
    [18] 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J]. 管理世界,2006(3):50-56.
    [19] Levin A, Lin C, Chu C.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 asymptotic and finite sample propertie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2,108:1-24.
    [20] Im K S, Pesaran M H, Shin Y.Testing for unit t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3,115(1):53-74.
    [21] Maddla G S, Wu 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imple test[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61:631-652.
    [22] Choi I. Unit root tests for panel data[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1, 20:249-272.
    [23] 万广华, 陆铭, 陈钊. 全球化与地区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17-26.
    [24] Shorrocks A F. Decomposition procedures for distributional analysis:a unifi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hapley value[M].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Essex,1999.
    [25] 李敬, 冉光和, 万广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和Shapley值分解方法[J]. 经济研究,2007(5):42-54.
  • [1] 田时中, 涂欣培.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评价——来自26城市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6): 103-11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415
    [2] 罗剑朝, 王磊玲.农户融资绩效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5—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5-21.
    [3] 王艳丽, 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27-33.
    [4] 李全生, 杨亮.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42-146.
    [5] 姜惠.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首都经济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155-157.
    [6] 杨元泽,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64-71.
    [7] 曲虹, 高伟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研究生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26-30.
    [8] 朱迎春, 王大鹏, 张海英.基于生态平衡原理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89-92.
    [9] 吴三忙, 李树民.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化——基于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68-73.
    [10] 师帅.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17-120.
    [11] 李志祥, 贺亚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注重制度创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3-5.
    [12] 王轶, 柳惠芹.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向融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15-18.
    [13] 王长乐.对教育的敬畏:教育发展所必需的理性认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3-6.
    [14] 辛丽春.论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14.
    [15] 曲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27-28.
    [16] 徐磊.技术创新的演变与工科教育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74-77.
    [17]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16-19.
    [18] 席巧娟.对“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64-66.
    [19] 张丽红, 席巧娟.教育、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87-89.
    [20] 焦文俊, 陈坤林.试论教育的事业—产业二重属性地位和双轮驱动发展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3-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953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204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1-06-03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实证研究”(70703038);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不平等对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EFA080248)

摘要:采用中国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对地区教育不平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先发优势是导致地区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其贡献度越来越小;各地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已成为影响地区教育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二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0%以上。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贡献度有所降低,各地城市化差异的贡献度维持在10%左右。因此,应加大政府投入的水平和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教育的投入效率,提升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激励;通过提升城市化水平以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English Abstract

黄潇, 杨俊.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50-156.
引用本文: 黄潇, 杨俊. 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50-156.
HUANG Xiao, YANG Jun. China's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1): 150-156.
Citation: HUANG Xiao, YANG Jun. China's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1): 150-156.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