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

赵领娣,李瑞琦,胡明照,杨明晔

downloadPDF
赵领娣, 李瑞琦, 胡明照, 杨明晔.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8-27.
引用本文: 赵领娣, 李瑞琦, 胡明照, 杨明晔.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8-27.
ZHAO Lingdi, LI Ruiqi, HU Mingzhao, YANG Mingye. The Research on the Order Degree of Labor Fo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Index Se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 18-27.
Citation: ZHAO Lingdi, LI Ruiqi, HU Mingzhao, YANG Mingye. The Research on the Order Degree of Labor Fo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Index Se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 18-27.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3051)

The Research on the Order Degree of Labor Fo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Index Set

  • 摘要: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有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经济系统基本符合耗散结构特征,可以运用熵变值来度量系统有序度的动态变化。从多个维度构建较为全面的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三大指标集,运用灰关联熵模型对全国1990-2010年间劳动力-能源-经济三大系统及两两系统间的有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总体而言,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熵变值在0上下徘徊、波动,即三者的有序度发展趋势不明确。分时期来看,1999年之前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劳动力投入与能源消费以及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这四条曲线波动较大,之后波动趋于平稳。从曲线波动程度看,上下波动最大的是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熵变值曲线,而波动较平稳的是能源消费与劳动力投入的熵变值曲线,二者有序度相对较好。
  • [1]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5,3(4):30-37.
    [2] 赵进文,范继涛.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7(8):31-42.
    [3] 尹建华,王兆华.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53-2008年数据的分析[J]. 科研管理,2011,32(7):122-129.
    [4] John Asafu-Adjay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0,22(6):615-625.
    [5]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 系统工程,2004,22(12):17-21.
    [6] Andreas Schäfer. Structural change in energy use[J]. Energy Policy,2005,33(4):429-437.
    [7] Esso,Loesse Jacques.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use and growth in seven African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10,32(6):1383-1391.
    [8] Julien Chevallier. Evaluating the carbon-macroeconomy relationship:evidence from threshold vector error-correction and Markov-switching VAR models [J]. Economic Modelling,2011,28(6):2634 -2656.
    [9] Chien-Chiang Lee,Chun-Ping Chang. Structural breaks,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 : evidence from Taiwan [J]. Energy Economics,2005,27(6):1384-872.
    [10] 王海鹏,田澎,靳萍. 基于变参数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3):253-258.
    [11] 王思斯,崔庆军,蒋月星,夏雯婧. 基于ARDL模型的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软科学,2011,25(5):74-76,90.
    [12] 唐齐鸣,张炎涛.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多重结构突变模型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3):38-44.
    [13] James E Payne. Survey of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10,37(1):53-95.
    [14] Ilhan Ozturk. A literature survey on energy-growth nexus[J]. Energy policy,2010,38(1):340-349.
    [15] 钱永坤,宋学锋,董靖.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城镇就业为例[J]. 经济科学,2003(1):14-19.
    [16] 陈安平,李勋来. 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J]. 经济科学,2004(1):30-34.
    [17]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 中国软科学,2005,12(1):64-70.
    [18] Thomas G Rawski.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4):141-354.
    [19] 蔡昉,都阳,高文书.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 经济研究,2004(9):18-25,47.
    [20] 龚玉泉,袁志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 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21] 简新华,余江. 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J]. 经济研究,2007(6):131-141.
    [22] 郑照宁,刘德顺. 考虑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中国超越对数生产函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5):51-54.
    [23] 杨福霞,杨冕,聂华林. 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24] 鲁成军,周端明.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对ALLEN替代弹性模型的修正[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5):30-42.
    [25] 曾康宁. 江苏省FEEEP有序度研究[D]. 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6.
    [26]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J]. 经济研究,2007(10):4-16.
    [27] 马君伟. 中国新经济背景下有效劳动的涵义与实现[J]. 传承,2010(6):118-119.
    [28] 王西玉,崔传义,赵阳,马忠东. 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J]. 管理世界,2000(5):61-69.
    [29] 吴开尧,朱启贵,段继红. 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体系的数据统计[J].上海管理科学,2010,32(1):32-37.
    [30] 李影,沈坤荣. 能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能源“尾效”的计量检验 [J]. 经济问题,2010(7):16-20.
    [31] 李丽莎.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角度[J]. 特区经济,2011(6):295-297.
    [32] 赵玉川,胡富梅.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4):54-59.
    [33] 吕学都,王艳萍,黄超,孙佶.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27-33.
    [34] 朱光良,祝炜平. 区域评价中多指标与单指标分析之比较——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为例[J]. 地域研究开发,2002,21(3):67-70.
    [35] 邓明,钱争鸣. 资源禀赋与“资源-经济”系统的有序度——“资源诅咒”在中国省际层面的再检验[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5-132.
    [36] 张岐山,郭喜江,邓聚龙. 灰关联熵分析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8):8-12.
    [37] 查冬兰,周德群. 基于CGE 模型的中国能源效率回弹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2):39-53.
    [38] 王琛,王兆华,卢密林. 能源直接回弹效应经济学分析:微观视角[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8-33.
    [39] 樊秀峰,周文博,成静.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 (2):82-88.
  • [1] 郭高晶.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投入的“拥塞效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 18-2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5501
    [2] 邬松涛, 何建敏.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流关联网络——基于转移熵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 75-8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124
    [3] 王德鲁, 马刚.煤炭城市应对能源价格冲击的政策模拟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0-2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2
    [4] 张苏阳.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 98-10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313
    [5] 马晓微, 叶奕, 杜佳, 李晗箏.基于投入产出中美居民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24-2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4
    [6] 纪玉俊, 赵娜.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产业集聚度与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回归模型检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 19-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403
    [7] 陈艳春, 韩伯棠, 岐洁.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50-56.
    [8] 闾浩, 周德群, 周鹏.基于能源投入产出分析的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34-41.
    [9] 李红霞, 傅强.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48-52.
    [10] 李全生, 杨亮.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42-146.
    [11] 苟灵生, 王春萍.基于熵理论的学生管理组织有序度增长机理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61-65.
    [12] 赵涛, 张建勇, 苏青福.流程型组织结构的设计及其有序度的模拟计算.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68-70.
    [13] 徐雪芳, 杨爱华.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的瓶颈及发展路径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92-94.
    [14] 曲大成, 高茵, 高世桥.高校投入产出效益与内部控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113-117.
    [15] 骆珣, 邹凌.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出与科技投入灰关联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44-48.
    [16] 彭红斌, 董瑾, 赵玉焕.北京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55-57.
    [17] 张彩波, 韩伯棠, 李强, 朱美光.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40-43.
    [18] 鲁政委.政府与市场:基于经济发展理论的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48-51.
    [19] 崔卫国.学习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学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76-78.
    [20] 那日苏.网络时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信任度问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23-2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111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294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3-10-31
  • 刊出日期:2020-07-30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3051)

摘要: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有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经济系统基本符合耗散结构特征,可以运用熵变值来度量系统有序度的动态变化。从多个维度构建较为全面的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三大指标集,运用灰关联熵模型对全国1990-2010年间劳动力-能源-经济三大系统及两两系统间的有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总体而言,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熵变值在0上下徘徊、波动,即三者的有序度发展趋势不明确。分时期来看,1999年之前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劳动力投入与能源消费以及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这四条曲线波动较大,之后波动趋于平稳。从曲线波动程度看,上下波动最大的是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熵变值曲线,而波动较平稳的是能源消费与劳动力投入的熵变值曲线,二者有序度相对较好。

English Abstract

赵领娣, 李瑞琦, 胡明照, 杨明晔.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8-27.
引用本文: 赵领娣, 李瑞琦, 胡明照, 杨明晔. 劳动力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序度研究——基于指标集的考察[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8-27.
ZHAO Lingdi, LI Ruiqi, HU Mingzhao, YANG Mingye. The Research on the Order Degree of Labor Fo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Index Set[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 18-27.
Citation: ZHAO Lingdi, LI Ruiqi, HU Mingzhao, YANG Mingye. The Research on the Order Degree of Labor Fo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Index Set[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4): 18-27.
参考文献 (3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