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张华明,张聪聪,薛晓达,赵国浩

downloadPDF
张华明, 张聪聪, 薛晓达, 赵国浩.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40-4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引用本文: 张华明, 张聪聪, 薛晓达, 赵国浩.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40-4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ZHANG Huaming, ZHANG Congcong, XUE Xiaoda, ZHAO Guohao.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s Coal Industrial Overcapaci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40-4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Citation: ZHANG Huaming, ZHANG Congcong, XUE Xiaoda, ZHAO Guohao.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s Coal Industrial Overcapac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40-4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141);山西省软科学项目资助(2015041009-2)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s Coal Industrial Overcapacity

  •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增速减缓和能源低碳高效利用的双重约束下,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固定资产投资、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炭出口率、煤炭消费以及政策影响等指标,对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认为,煤炭产能利用率和上述量化指标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上述指标对煤炭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认为必须改革政府的监管体制,严格控制煤炭行业准入机制,并通过加强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
  • [1] 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 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2007(2):48-58.
    [2] 徐东岳,刘涛.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10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 中国煤炭,2014,40(1):29-32.
    [3] 周广启,蒋艳庆.中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对策[J]. 煤炭经济研究,2014,34(3):28-32.
    [4] GHOSAL S,LUND T S,MOIN P,AKSELVOLL K. A dynamic location model for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flows[J].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95(286):229-255.
    [5] 钱鸣高. 煤炭的科学开采[J]. 煤炭学报,2010,35(4):529-534.
    [6] 王迪,聂锐,刘平,等. 中国煤炭产能过剩致因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评述[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40-46.
    [7] 齐琪,张金锁,TIAN J C. 宏、微观视角下的中国煤炭科学产能内涵研究[J]. 经济管理,2012,38(8):16-19.
    [8] DIXIT A. The role of investment in entry-deterrence[J]. Economic Journal,1980,90:95-106.
    [9] 边雅静,沈利生. 人力资本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19-24.
    [10]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等.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11(12):18-31.
    [11] 何彬. 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08.
    [12] 李江涛. "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32-35.
    [13] 周劲,付保宗. 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中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 经济学动态,2011(10):58-64.
    [14] 周其仁. 产能过剩的原因[J]. 招商周刊,2005(52):8-8.
    [15] 郭庆旺,贾俊雪. 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J]. 经济研究,2006(7):29-39.
    [16] 林毅夫.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 经济研究,2007(1):126-130.
    [17] BOSSCHE M V,GUJAR G. Competition,excess capacity and pricing of dry ports in india:some policy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2010(2):2.
    [18] 王岳平. 中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2006(6):15-18.
    [19] 刘西顺. 产能过剩、企业共生与信贷配给[J]. 金融研究,2006(3):166-172.
    [20] 林伯强. 煤炭产能要保障需求增长[J]. 中国产业,2011(2):26-26.
    [21] 聂针. 产能过剩背景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 煤炭经济研究,2013,33(7):83-85.
    [22] 刘海滨,吴必善. 基于GDP控制煤炭产能及库存水平[J]. 中国矿业,2014,23(5):38-43.
    [23] 岳福斌,吴璘,岳鸿飞. 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煤炭产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J]. 煤炭经济研究,2013,33(11):22-26.
    [24] 赵彦璞,段海峰.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国矿业,2013,22(12):29-32.
    [25] 丛威. 中国煤炭产能调控动力机制及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26] 许炳春,吴亮. 煤炭产能过剩如同泰山压顶[N]. 中国煤炭报,2013-06-05(007).
    [27] 雷强. 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中国矿业,2013,22(12):37-42.
    [28] 王炳文. 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及政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29] SHEN L,GAO T M,CHENG X. China's coal policy since 1979:a brief over view[J]. Energy Policy,2012(40):274-281.
    [30] JOHANSEN S. Estimation and hypothesis testing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 in gans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J].Econometrica,1991,59(6):1551-1580.
    [31] 张华明,赵国浩. 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11):2210-2215.
    [32] 张群,冯梅,于可慧. 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2):191-202.
    [33] 谢和平,钱鸣高,彭苏萍,等. 煤炭科学产能及发展战略初探[J]. 中国工程科学,2011,13(6):44-50.
    [34] 王迪. 中国煤炭产能综合评价与调控政策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35] 汤姆·泰坦伯格.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 严旭阳,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2-77.
  • [1] 赵海峰, 李世媛.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4): 17-2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4660
    [2] 罗琦, 孙超.中国银行间利率向市场利率谱系的传导效率——基于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中、美、欧对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4): 70-8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284
    [3] 乔小乐, 宋林.中国煤炭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测算、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 19-2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227
    [4] 杨立勋.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测度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90-9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102
    [5] 王彦芳, 陈淑梅.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形成机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9-1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876
    [6] 杨文举.中国省份工业的环境绩效影响因素——基于跨期DEA-Tobit模型的经验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0-4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6
    [7] 王迪, 聂锐, 刘平, 刘玥.中国煤炭产能过剩致因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评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40-4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06
    [8] 邹艳芬.能源消费波动特征分析——基于门限分位点回归模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38-42.
    [9] 张近乐, 赵娟.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100-106.
    [10] 丁志华, 李文博, 周梅华, 何凌云.煤炭价格波动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18-23.
    [11] 张毅祥, 郭旭升, 郭彩云.员工节能习惯影响因素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10-15.
    [12] 张跃军, 周彬, 王丽.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北京市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8-12.
    [13] 岳婷, 龙如银, 戈双武.江苏省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扎根理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34-39.
    [14] 张瑾, 李德煌, 邵明星.国防技术成果军转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72-77.
    [15] 周超.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6-20.
    [16] 崔和瑞, 王娣.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23-28.
    [17] 孙慧, 周颖, 范志清.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29-32.
    [18] 孙毅.组织文化因素对组织效率影响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69-74.
    [19] 马庆国, 徐青, 廖振鹏, 张彩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40-43.
    [20] 张艳丽.破产能力探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57-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548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473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6-03-12
  • 刊出日期:2016-11-25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141);山西省软科学项目资助(2015041009-2)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增速减缓和能源低碳高效利用的双重约束下,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固定资产投资、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炭出口率、煤炭消费以及政策影响等指标,对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认为,煤炭产能利用率和上述量化指标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上述指标对煤炭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认为必须改革政府的监管体制,严格控制煤炭行业准入机制,并通过加强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

English Abstract

张华明, 张聪聪, 薛晓达, 赵国浩.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40-4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引用本文: 张华明, 张聪聪, 薛晓达, 赵国浩. 中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40-4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ZHANG Huaming, ZHANG Congcong, XUE Xiaoda, ZHAO Guohao.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s Coal Industrial Overcapaci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40-46.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Citation: ZHANG Huaming, ZHANG Congcong, XUE Xiaoda, ZHAO Guohao.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s Coal Industrial Overcapaci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6): 40-4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5
参考文献 (3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