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

于娜,刘铁忠,李志祥

downloadPDF
于娜, 刘铁忠, 李志祥.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116-12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引用本文: 于娜, 刘铁忠, 李志祥.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116-12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YU Na, LIU Tiezhong, LI Zhixiang. Social Mechanism of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within Megac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3): 116-12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Citation: YU Na, LIU Tiezhong, LI Zhixiang. Social Mechanism of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within Megac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3): 116-12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GL175)

Social Mechanism of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within Megac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

  • 摘要: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形成老龄群体危机。为分析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的社会机理,以北京市为典型案例作深入分析。通过文件频次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完善北京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离散型和连续型数据信息,采用R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使用二步最小二乘法(DWLS法)对离散数据进行模型估计,使用极大似然法(ML法)对连续数据进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社会环境、社会治理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明显,且社会环境比社会治理影响作用重大,社会服务、社会经济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不明显。经济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基础,服务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保障,这两方面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因此老龄群体更关注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
  • [1] 郝其宏. 文化冲突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126-132.
    [2] 林艳. 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 人口与发展,2009,15(4):52-55.
    [3] 田甜. 浅论我国老年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D]. 济南:山东大学,2012.
    [4] 翁礼成. 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 理论探讨,2012(1):71-74.
    [5] 于娜. 北京市老龄群体危机的社会机理研究[D]. 北京:bob手机在线登陆,2016.
    [6] 靳小怡. 中国社会转型期养老危机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116-118.
    [7] 柳清瑞,翁钱威.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津贴供求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12:70-81.
    [8] 曾娜. 老年安全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世代公平为中心[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4-78.
    [9] 穆光宗. 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 浙江学刊,2007(3):10-16.
    [10] 沈梅. 老年保护工作中的伦理困境[J]. 中国社会工作,2012(14):19-20.
    [11] 孙伊凡,李林. 老年社会工作多元化投入问题思考[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4):81-84.
    [12] 兰亚春,庄海茹.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危机与“孝道”弘扬[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51-55.
    [13] 刘霞,张大勇. 高龄化背景下农村高龄老年群体养护困境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752-2753.
    [14] 王武林. 中国老年人口自杀问题研究[J]. 人口与发展,2013,19(1):83-89.
    [15] 李绍洪,张苛,方新立. 积极心理学与老人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65.
    [16] 崔英锦. 新时期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J]. 民族教育研究,201324(3):85-88.
    [17] 穆光宗. 独生子女家庭非经济养老风险及其保障[J]. 浙江学刊,2007(3):10-16.
    [18] 郑功成. 深化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J]. 教学与研究,2013(13):12-22.
    [19] 李贤亮. 河北省老年人媒介接触需要、动机和状况调查[D]. 保定:河北大学, 2010.
    [20] 靳小怡. 中国社会转型期养老问题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116-118.
    [2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老龄工作年鉴[M].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2012.
    [22] Maslow A 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50(4):370-396.
    [23] 李国勤,赵静,屠志涛等. 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双盲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631-1635.
    [24] 王甫能,廖志红,胡国亮等. 控制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德双盲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5):428-431.
    [25] 吴明隆著.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4):332-356.
    [26] 孙伊凡,李林. 老年社会工作多元化投入问题思考[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4):81-84.
    [27] NORMAN M. The art of R programming[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8] 林汉生,夏苏建. 利用SPSS进行随机化实验设计分组[J]. 中国卫生统计,2005,22(6):397-398.
  • [1] 朱羿锟, 周代顺.社会企业公司化及公司法回应.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吴大伟, 赵宇翔.银发出游助力老有所乐: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旅游信息行为的探索性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6): 146-15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6506
    [3] 封铁英, 南妍.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保障应急政策评价与优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5): 75-8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5644
    [4] 邓翔, 张卫.大城市加重地区环境污染了吗?.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36-4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3950
    [5] 梁媛.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民生财政与居民消费.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92-9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166
    [6] 王子敏, 潘丹丹.城市化路径、速度偏差与能耗效应——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24-3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04
    [7] 宋鹏, 梁吉业, 李常洪.基于序化机理的稳健型股票价值投资决策——一个研究框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 75-8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310
    [8] 郭娆锋, 宫映华.消费社会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63-6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8
    [9] 张新文, 杜春林.论政社关系视域下的治理现代化——基于4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9-5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07
    [10] 周连景, 廉晓辉.中国大学生群体危机社会性影响因素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157-160.
    [11] 刘铁忠, 周连景, 李海艳, 李志祥.高教园区大学生群体危机干预演化模型——以北京市高教园区为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84-88.
    [12] 庞文, 丁云龙.论城市贫困群体的自生能力与政策创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44-48.
    [13] 李明伟.小鬼当家:电视传播与电视时代的社会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20-22.
    [14] 李明伟.长幼无间:口头传播与口语社会的社会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15-17.
    [15] 苑秀丽, 汪训阶.经济全球化初期的中国社会政策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24-26.
    [16] 洪瑾.论社区建设的社会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41-43.
    [17] 盛国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14-16.
    [18] 纪新华.关于“诚信危机”的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32-34.
    [19] 张华勤.论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51-53.
    [20] 杨雨.城市化与西部开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18-2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664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35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6-10-18
  • 刊出日期:2017-05-13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GL175)

摘要:在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形成老龄群体危机。为分析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的社会机理,以北京市为典型案例作深入分析。通过文件频次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完善北京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离散型和连续型数据信息,采用R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使用二步最小二乘法(DWLS法)对离散数据进行模型估计,使用极大似然法(ML法)对连续数据进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社会环境、社会治理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明显,且社会环境比社会治理影响作用重大,社会服务、社会经济对老龄群体危机影响不明显。经济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基础,服务是解决老龄工作问题的保障,这两方面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因此老龄群体更关注社会环境和社会治理方面。

English Abstract

于娜, 刘铁忠, 李志祥.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116-12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引用本文: 于娜, 刘铁忠, 李志祥. 特大城市老龄群体危机社会机理建模研究——以北京市典型案例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116-12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YU Na, LIU Tiezhong, LI Zhixiang. Social Mechanism of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within Megac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3): 116-120.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Citation: YU Na, LIU Tiezhong, LI Zhixiang. Social Mechanism of Aging Population Crisis within Megacit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iti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3): 116-12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5
参考文献 (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