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

张政,卢月

downloadPDF
张政, 卢月.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21-12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引用本文: 张政, 卢月.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21-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ZHANG Zheng, LU Yue. Demilitarization Boundary of Space-based Active Debris Removal[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5): 121-12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Citation: ZHANG Zheng, LU Yue. Demilitarization Boundary of Space-based Active Debris Removal[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5): 121-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Demilitarization Boundary of Space-based Active Debris Removal

  • 摘要:国际空间法体系主要规范空间碎片减缓措施,对能够切实减少碎片数量的碎片主动移除措施尚未形成统一规定。由于空间碎片的法律概念和所有权、管辖权的规定尚存立法空白,天基空间碎片主动移除可能被视为空间军事活动,进而引发外空军事化的争议以及违反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合法性争议。厘清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有助于国际社会统一主动移除的法律定性。对现行的国际空间条约的分析表明,空间碎片具有"潜在有害干扰"的法律特征,会对正常空间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主动移除碎片应遵循"消除空间碎片对空间活动的危害"的基本准则,据此进行的碎片移除不应属于外空军事化或非法使用武力的范畴。
  • [1] KESSLER D,COUR-PALAIS B. Collision frequency of artificial satellites:the creation of a debris belt[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78,83(A6):2637-2646.
    [2] NICHOLAS L. Cleaning up space: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pace debris policies[J].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2012,33(4):67-79.
    [3] 曹喜滨,李峰,张锦绣,等. 空间碎片天基主动清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5(4):117-120.
    [4] 李寿平. 试论空间碎片减缓国家机制的构建[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35-39.
    [5] CARL Q.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in space:the rough road to vienna 1984 part I-Ⅱ[J]. Space Policy, 1985,1(3):263-288.
    [6] 王国语. 空间碎片国际机制发展趋势分析[J].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2):147-152.
    [7] 凌岩. 国际空间法问题新论[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25.
    [8] 李寿平. 外层空间的军事化利用及其法律规制[J]. 法商研究,2007(3):16-23.
    [9] 王虎华. 国际公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69.56.
    [10] 尹玉海. 航天开发国际法律责任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5.
    [11] HANSON J. The forgotten cold war plan that put a ring of copper around the earth[EB/OL]. (2013-08-01)[2016-10-03]. https://www.wired.com/2013/08/project-west-ford/.
    [12] PHILIPPE H. The militarization and weaponization of space:towards a european space deterrent[J]. Space Policy,2008,24(2):61-66.
    [13] 赵云. 试论外空《责任公约》及其完善[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43-47.
  • [1] 余碧莹, 赵清雨, 刘兰翠, 康佳宁, 王伟正.基于全球气候保护指数的气候减缓努力评估.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2): 43-4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254
    [2] 赵奇.莫尔对柏拉图空间概念的解读困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159-16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9492
    [3] 王琰, 王庆明.城市治理与绿地空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76-8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152
    [4] 蒋圣力.外层空间军事化及其国际法规制的模式和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124-13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16
    [5] 李杜.外层空间3D打印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137-14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319
    [6] 李寿平.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际法律规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111-11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116
    [7] 王国语.空间碎片管辖权及主动清除的法律依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03-109.
    [8] 冯国栋.美俄空间碎片减控国内立法比较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09-114.
    [9] 李寿平.外层空间的商业化利用及中国的对策.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99-106.
    [10] 张振军.美国外空安全新政策及其国际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100-107.
    [11] 李寿平.美国奥巴马政府空间政策及其对国际空间法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87-92.
    [12] 苏金远, 朱莉欣.外层空间的军备控制与环境保护.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100-106.
    [13] 赵秀梅.土地空间征收补偿问题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100-106.
    [14] 杨彩霞.2008年《法国空间活动法》评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81-87,93.
    [15] 王国语.外空活动商业化背景下空间法中的国籍联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86-90,96.
    [16] 夏春利.论空间资产的定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79-83.
    [17] 赵海峰.中国法上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82-89.
    [18] 李寿平.国际法在中国空间法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太平洋国家空间法和空间活动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5-9.
    [19] 刘丹鹤.信息空间的空间性解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09-111.
    [20] 刘丹鹤.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实践.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71-7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645
  • HTML全文浏览量:2
  • PDF下载量:535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6-12-24
  • 刊出日期:2017-09-29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摘要:国际空间法体系主要规范空间碎片减缓措施,对能够切实减少碎片数量的碎片主动移除措施尚未形成统一规定。由于空间碎片的法律概念和所有权、管辖权的规定尚存立法空白,天基空间碎片主动移除可能被视为空间军事活动,进而引发外空军事化的争议以及违反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合法性争议。厘清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有助于国际社会统一主动移除的法律定性。对现行的国际空间条约的分析表明,空间碎片具有"潜在有害干扰"的法律特征,会对正常空间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主动移除碎片应遵循"消除空间碎片对空间活动的危害"的基本准则,据此进行的碎片移除不应属于外空军事化或非法使用武力的范畴。

English Abstract

张政, 卢月.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21-12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引用本文: 张政, 卢月.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121-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ZHANG Zheng, LU Yue. Demilitarization Boundary of Space-based Active Debris Removal[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5): 121-127.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Citation: ZHANG Zheng, LU Yue. Demilitarization Boundary of Space-based Active Debris Removal[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5): 121-1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