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5期

显示方式:
中国石化行业能耗为何持续增加?——回弹效应及要素替代视角
艾明晔, 刘桂希, 孙薇
2017, (5): 1-9.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096
摘要:
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源效率虽有所提高但能源消耗却一直居高不下。为探究其原因,使用Translog成本函数构建要素成本份额方程,测算能源非对称价格响应的回弹效应,并结合能源与资本的绝对替代弹性和相对替代弹性,分析1980-2013年石化行业中回弹效应变化趋势及要素替代关系变化规律,揭示中国石化行业能源消费持续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1)1980-2013年,能源回弹效应为32.23%,抵消了部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消耗量降低;(2)资本对能源的绝对替代性强,而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性强,表明决策者对资本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更高,更加倾向于用能源替代资本;(3)分阶段看,在能源短缺和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六五"和"七五"期间,回弹效应达到40%以上,资本对能源的相对替代弹性占优,"八五"至今回弹效应逐渐下降,能源对资本的相对替代弹性占优。回弹效应以及能源对资本的替代效应是石化行业能耗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考虑绿色溢价的两种减排方式对比分析
朱玉姣, 高亮, 杜少甫
2017, (5): 10-17.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310
摘要:
在限额与交易机制背景下,考虑排放依赖型生产商实施2种减排方式:"末端减排方式"和"过程减排方式"。通过构建参数模型展示2种减排方式下,排放依赖型生产商进行运作优化的思路以及决策结果的异同。此外,市场中绿色消费者绿色偏好的涌现,虽然对排放依赖型生产商来说,相当于间接降低了减排成本,能够促进排放依赖型生产商在市场交易和减排处理之间优先选择自身减排处理,但是,如果排放依赖型生产商选择的是"过程减排方式",那么他的运作决策就需要慎重执行,因为,只有有远见的排放依赖型生产商才能抓住绿色市场的机遇并做出最优决策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排放权的交易价格来引导排放依赖型生产商去探索最佳的净化减排方案;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低碳宣传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意识以增强排放依赖型生产商进行自身减排的主动性。
“绿色经济”视角下汽车消费税的政策效应
李香菊, 祝丹枫
2017, (5): 18-27.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832
摘要:
汽车消费税是降低汽车工业能源消耗和交通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在汽车消费税"绿色政策"效应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虚拟变量和断点回归模型对1994-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受"价格效应"的影响,汽车消费税抑制了汽车生产及使用环节的CO2排放量,并且促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在长期"反弹效应" "市场效应" "生产效应""替换效应"和"持续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政策对CO2排放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效应。此外,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小排量汽车销售量的同时降低了大排量汽车的销售量,但是对3.0~4.0升(含4.0升)以及4.0升以上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没有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完善汽车税收制度的改革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非期望环境行为的类型及其行为呈现——调节聚焦影响视角
陈飞宇, 陈红, 龙如银
2017, (5): 28-36.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372
摘要:
将漠视性和破坏性行为加以整合,提出"非期望环境行为"的概念,区分了非期望环境行为的3种类型:自发型、跟随型、防御型,并探讨了其行为呈现。鉴于行为与个体心理偏好及关注点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调节聚焦对非期望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对474名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显示:个体非期望环境行为总体发生率为50.5%,具有高发特征,其中自发型非期望环境行为发生率达32.9%,占比最高;常态发生(得分>=4)非期望环境行为的个体占比为21.0%,其中46.3%为防御型非期望环境行为;预防聚焦对非期望环境行为总体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促进聚焦对跟随型非期望环境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调节聚焦为"双低型"的个体,最容易发生非期望环境行为,且出现"翘尾"现象。据此,从非期望环境行为发生动机出发,结合调节聚焦的影响特征对非期望环境行为的干预提出建议。
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刘渊
2017, (5): 37-43.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235
摘要:
光伏扶贫工程是促进贫困户收入增加、贫困村集体破零、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精准扶贫"的总体背景,结合光伏发电特色,从实行依据、建设条件和贫困地区现有条件等3个方面定义光伏扶贫的可行性指标,建立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分析指标体系。以山西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F县为算例进行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评估,结果显示:F县光伏扶贫可行性指数K为0.735。在该地建设光伏扶贫项目可行,但优势并不明显。需进一步建立合理的建设模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确保光伏扶贫工程取得实效。
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公交的能耗和排放效果分析
薛运强, 关宏志, 武平
2017, (5): 44-52.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62
摘要:
为定量分析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公交的能耗和排放效果,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构建民间资本(简称"民资")介入公交的SD仿真模型,从环境角度分析考虑乘客价值的民资介入公交模式对环境影响的累积效果。通过济南公交运营数据验证SD模型的有效性,并以济南公交一个车队100辆公交车为例进行环境影响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民资介入公交有助于节能减排,考虑乘客价值的民资介入公交模式比传统的民资介入模式有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其中,考虑乘客价值的民资介入公交模式比民资未介入公交,100个月累积减少燃油消耗398千升,减少CO2排放109吨,减少CO排放542千克,减少SO2排放1.6千克,减少PM10排放77.3千克。从环境角度验证考虑乘客价值的民资介入公交模式的优越性,为管理者从环境角度系统评价民资介入公交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效应——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孙丽艳, 苗成林, 杨力
2017, (5): 53-60.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445
摘要:
考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市场竞争力3个因素对技术创新驱动效应的影响,并将这3个因素纳入到技术无效方程中,基于1997-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研究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效应,分析影响技术创新驱动效应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2年间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且整体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新产品开发经费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具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节能技术改造经费对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具有显著性的负向作用。完善技术创新投资体制,采取灵活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促进国内外技术共生单元协同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政治关联、竞争地位与混合并购——来自中国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傅传锐, 杨群
2017, (5): 61-71.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046
摘要:
从中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与企业竞争态势的视角出发,以2007-2011年间中国A股证券市场上发生的522起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与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企业政治关联与竞争地位对混合并购决策及其绩效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混合并购总体上难以为并购方创造长期的价值,而且其并购绩效要显著低于相关并购;在并购前,企业的政治关联度与竞争地位分别与其混合并购倾向显著正相关、负相关;越是竞争劣势企业,越倾向于利用自身政治关联身份实施混合并购行为。在并购后,政治关联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混合并购绩效,并且这一绩效提升路径是通过并购后企业竞争地位的改善得以顺利实现。
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资源配置整合优化模型
谢晖, 孙永河, 段万春, 许成磊
2017, (5): 72-79.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058
摘要:
在界定资源配置界面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构成,并从系统复杂性认知视角出发,对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网络层次关系予以明确辨析,提出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提升创新团队资源配置效率的整合优化模型。通过运用ANP分析方法,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挖掘创新团队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素,从而可以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对于提升创新团队资源配置效率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可操作性。
网络嵌入、治理机制与创新绩效——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
胡雅蓓, 霍焱
2017, (5): 80-88,112.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107
摘要:
在创新3.0范式下,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主要取决于不同网络嵌入关系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互动关系,依赖于集群治理机制的约束与激励。为此,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网络治理概念模型,利用Ordered Probit方法实证检验高科技产业集群网络嵌入关系下集群治理机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集群网络内部,契约、政府公序与组织私序构成的正式治理机制与信任、声誉与集群文化构成的非正式治理机制之间,无论在强关系网络还是弱关系网络中均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高科技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网络嵌入关系不同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强关系网络中,非正式治理机制对渐进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弱关系网络中,正式治理机制则对根本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海外供应价格可变的国内外双源采购决策
陈崇萍, 陈志祥
2017, (5): 89-96.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213
摘要:
在供需均随机的情况下,研究一个全球制造企业同时向一个价格低但价格受海外市场影响而随机波动的海外供应商和一个价格高但价格稳定的国内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的双源采购问题。提出制造商对海外供应商采取动态采购价格策略降低国际市场价格风险(动态采购价格与制造商与海外供应商谈判的初始采购价和海外市场价有线性关系),构建制造商为领导者,两个供应商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在此动态采购价格策略下,制造商最优的订货量,供应商最优的生产量。最后通过算例计算各个最优值,并对动态采购价格中的风险分担因子和初始采购价格做了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1)动态价格中的初始采购价格小于海外市场价格均值时,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随着风险分担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反之,则增加而增加。(2)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随着动态采购价格中的初始采购价格增加而减小,减小而增加。
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及分配测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数据
刘永健, 耿弘, 孙文华, 李传武
2017, (5): 97-103.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17
摘要:
划分出农地非农使用增值收益产生的3个阶段,并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额进行匡算;利用基尼系数对增值收益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进行测算;探讨了改进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产生于征收阶段、出让阶段和开发阶段,其增值收益分别被农民、政府、开发商获得,分配比例大约为1:3:6;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农地非农使用的增值收益分配基尼系数大都处于0.4这一国际"警戒线"附近,需加以警惕和防范;Shapley值法根据局中人对合作联盟的贡献程度进行利益分配,对改进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高扬, 王超, 刘超
2017, (5): 104-112.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872
摘要:
理论上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新兴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般具有两种相反方向的作用。基于中国沪深股票市场2012-2014年1 393只股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等境外投资者持股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持股会显著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即增加中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境外投资者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获取利润,而非致力于改善当地市场的信息环境。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系统分析
张纪海, 李冰
2017, (5): 113-120.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629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要求,界定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针对发展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打破军队科研体系、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和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界限,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协调各类相关主体,优化配置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满足军队需求,并促进国家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由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法制构成,体制、机制、法制的创新融合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与军队科研体系、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的效率,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深度发展。
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
张政, 卢月
2017, (5): 121-127.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320
摘要:
国际空间法体系主要规范空间碎片减缓措施,对能够切实减少碎片数量的碎片主动移除措施尚未形成统一规定。由于空间碎片的法律概念和所有权、管辖权的规定尚存立法空白,天基空间碎片主动移除可能被视为空间军事活动,进而引发外空军事化的争议以及违反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的合法性争议。厘清天基碎片主动移除的非军事化界限有助于国际社会统一主动移除的法律定性。对现行的国际空间条约的分析表明,空间碎片具有"潜在有害干扰"的法律特征,会对正常空间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主动移除碎片应遵循"消除空间碎片对空间活动的危害"的基本准则,据此进行的碎片移除不应属于外空军事化或非法使用武力的范畴。
反垄断中价格协同行为的认定及其规制逻辑
孙瑜晨
2017, (5): 128-136.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732
摘要:
囿于反托拉斯法的巨大威慑力,市场主体很少采用公开的协议型或决议型卡特尔,而是尽可能地隐匿信息交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达成"地下卡特尔",这也使协同行为的认定和规制成为竞争法上的难题。波斯纳等学者主张抛开主观方面而依赖客观的"经济学证据"来证明协同行为。经济学上的寡头依赖性理论、分析哲学上奥利弗·布莱克的逻辑分析、法学上的协同合意特殊性论证,都说明协同行为的认定及规制不能"绕开"主观因素。聚焦于主观方面,通过对信息交流的类型化分析和效率权衡,建构以"信息"为要义的规制逻辑,可能是对抗协同行为的有效路径。反垄断法对协同行为的规制应保持谦抑性,需要与价格法等部门法相互配合。
被害人样态刑法地位之证成——以中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为切入点
佘杰新
2017, (5): 137-143.
摘要:
在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下,四要件与阻却事由是并列关系,由于但书的存在,犯罪成立甚至需要进行3次评价,加之四要件只是符合与否的判断而没有程度的考量,导致被害人过错、被害人同意、被害人特殊状况等被害人样态被散布于四要件、阻却事由、但书、酌定量刑情节中讨论,无法统一在四要件体系中找到其应有的地位,其影响刑法评价的根据变得扑朔迷离。实际上,如果对四要件体系的内涵做实质性和扩张性解释,把违法阻却事由、社会关系破坏程度、主观恶性大小等内容涵摄于客观方面、客体、主观方面,那么被害人样态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就拥有相应的地位,其影响刑法评价也就有了统一的根据。
“行政审批局”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之道
何阳, 孙萍, 孙大雄
2017, (5): 144-149.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1677
摘要:
行政审批局模式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权相对集中到同一机构的有益尝试。当前此模式存在着合法性危机、职权划转混乱、责任认定不清以及信息交流阻塞等现实问题,制约了其价值的有效发挥。推进"行政审批局"模式改革,须从法律上明确行政审批局的性质,科学合理地实施职权划转,厘清机构间责任关系,构建统一的审批信息平台。
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困境与出路
邵栋豪
2017, (5): 150-155.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66
摘要:
不同地区法院刑事裁判文书审判质效评估均注重合法与和谐而忽视合理性,文书质量评查只注重激励性评优而忽视惩戒性纠错,审判权运行注重院长、庭长对案件的审批权而忽视主审法官、合议庭对案件之决定权,上述做法是制约刑事裁判文书法律说理的三大体制机制性障碍。未来可考虑将审判质效评估定位于公正、效率、效果与合理等目标,将"依据有关说理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纳入案件质量评查指标,将合理界定主审法官、合议庭独立裁决案件的范围作为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内容。
文化情境变迁中政治认同的生成考察
曾楠
2017, (5): 156-161.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939
摘要:
文化情境是政治认同孕育的源泉与土壤,它直接关系政治认同的道义合法性与情感支持。文化情境的变迁与政治认同的生成样态紧密相连。纵观文化情境的动态变迁,东方君主专制时期、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与中世纪时期,在主体的附魅、利益的"充公化"事实生态中呈现专制型文化预制下的价值附和。当历史步入近现代,身份的多重、利益的多元、消费的至上,在东西方隐约呈现消费型文化预制下的价值分殊。伴随着公共领域的拓展与治理民主的尝试,民主型文化预制下价值共识成为变迁走向。与此相应,政治认同呈现个体遮蔽与外在强力下的混沌化认同、"唯私症"与"冷漠症"双重裹挟下的私密化认同、自在自为的理性化认同的生成逻辑。
高校科研合作对论文产出质量的影响——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
何海燕, 李芳
2017, (5): 162-167.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47
摘要:
考察科研合作对于论文产出质量的关系,可以为探索科研合作的有效形式和提升科研产出质量、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合作创新提供支撑。基于2005-2014年高校生命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据,针对合作作者规模、合作机构规模、国际合作水平、国家科研实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和学科融合度6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分别构建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合作作者规模、国际合作、国家科研实力以及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合作是提升论文发表期刊水平的重要因素;合作作者规模、国家科研实力的总值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合作有助于提升论文的被引频次;学科融合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但当学科融合度超过拐点后,学科融合度的增加反倒会抑制或削弱论文的质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