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

刘华

downloadPDF
刘华.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引用本文: 刘华.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LIU Hua.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y Soft-law[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Citation: LIU Hua.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y Soft-law[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基金项目:

2015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资助"国际视野下中国西南跨界河流开发风险与法律对策研究"(15AGJ005)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y Soft-law

  • 摘要:如何使跨界河流成为周边合作的亮点,而非争议点,是考验中国周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在合作共识已经形成,硬法建构短期难以实现的背景下,以软法为切入点,继续凝聚共识,深化互信,是可行的选择。一方面,将已有合作成果制度化、固定化,积累合作经验,巩固合作基石;另一方面,在合作理念的推动下,探讨新的、更深入的合作模式。最终形成一套整体性的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战略和策略。
  • [1] 何大明,刘昌明,冯彦,等. 中国国际河流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学报,2014(9):1284-1294.
    [2] 郭延军. 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治理:政策评估与未来走势[C]//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5年第1辑(总第1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53-169;155.
    [3] 杨晓萍. 超越"稀缺一冲突"视角:中印崛起背景下跨境水资源问题[J]. 国际论坛,2012(4):37-43.
    [4] 李志斐. 水与中国周边关系[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261-264;270.38.
    [5] 王志坚. 水霸权、安全秩序与制度构建——国际河流水政治复合体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14-227.
    [6] 巴里·E.卡特,艾伦·S.韦纳. 国际法(上)[M]冯洁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74-175.
    [7]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07.
    [8] SHIRA Y,AARON T W,MARK C.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over international freshwater resources:indicators of basins at risk[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03(5):1112.
    [9] 李志斐. 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国界河流问题之分析[J]. 太平洋学报,2011(3):27-36.
    [10] 黄锡生,王江.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立法缺失与补救[J]. 环境保护,2008(3):37-40.
    [11] 贾琳. 国际河流开发的区域合作法律机制[J]. 北方法学,2008(5):104-110.
    [12] 孔令杰. 《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的地位与前景研究[C]//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武大国际法评论(第15卷·第2期).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99-101.
    [13] 欧文·麦克因泰里. 国际法视野下国际水道的环境保护[M]. 秦天宝,译.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5-34.
    [14] 何艳梅. 中国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律问题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2.
    [15] 胡文俊. 国际水法的发展及其对跨界水国际合作的影响[J]. 水利发展研究,2007(11):63-67.
    [16]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国际涉水条法选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163.
    [17] 张渝. 中亚地区水资源问题[J]. 中亚信息,2005(10):9-13.
    [18] 廖成梅. 中亚水资源问题难解之原因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02-105.
    [19] 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90.
    [20] ANDREW T. GUZMAN.How international gaw works:a rational choice theor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2008:75.
    [21] 漆彤. 国际金融软法的效力与发展趋势[J]. 环球法律评论,2012(2):153-160.
    [22] 马克斯·韦伯.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 张乃根,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1;35.
    [23] 何志鹏,孙璐. 国际软法何以可能: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J]. 当代法学,2012(1):36-46.
    [24] 董跃,陈奕彤,李升成.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1):17-22.
    [25] 崔晓静. 全球税收治理中的软法治理[J]. 中外法学,2015(5):1271-1290.
    [26] JONES C,HESTERLY W,BORGATTI S.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911-945.
  • [1] 刘毅.论中国特色文化娱乐法的兴起与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刘瑞强.《国防动员法》实施以来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30-13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938
    [3] 孙晋, 王帅.同步修订背景下公司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调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5): 97-10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748
    [4] 王灿发, 王雨彤.论黄河法的生成逻辑与路径展开.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3): 75-8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0746
    [5] 秦天宝, 虞楚箫.演化解释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96-10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668
    [6] 王金鹏.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保护区国际造法原理与中国方案.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105-11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7670
    [7] 苏冬冬.论《电子商务法》中的“通知与移除”规则.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149-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664
    [8] 冯帅.食品安全监管国际软法变革论——食品安全全球治理的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 127-13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409
    [9] 郑派.《芝加哥公约》与防空识别区的国际法依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 113-12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315
    [10] 徐卫.中国《信托法》逻辑自洽性的不足与修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41-146.
    [11] 刘长秋.作为软法的行业标准研究——以卫生行业标准为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108-116.
    [12] 王国语.论中国《航天法》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01-108.
    [13] 刘萍.国际航空环境法的演进与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93-100.
    [14] 杨彩霞.2008年《法国空间活动法》评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81-87,93.
    [15] 于兆波, 杨霖.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比较看国际法的等级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78-81.
    [16] 关志国.论“道生法”的法哲学内涵.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12-15.
    [17] 杨亚非.社会·法律·法之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3-7.
    [18] 陈夏南.交际法与英语口语教学环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17-120.
    [19] 张艳丽.现代破产法立法目标与制度构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32-35.
    [20] 罗丽.日本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50-5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529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1072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7-01-18
  • 刊出日期:2017-08-02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基金项目:

    2015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资助"国际视野下中国西南跨界河流开发风险与法律对策研究"(15AGJ005)

摘要:如何使跨界河流成为周边合作的亮点,而非争议点,是考验中国周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在合作共识已经形成,硬法建构短期难以实现的背景下,以软法为切入点,继续凝聚共识,深化互信,是可行的选择。一方面,将已有合作成果制度化、固定化,积累合作经验,巩固合作基石;另一方面,在合作理念的推动下,探讨新的、更深入的合作模式。最终形成一套整体性的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战略和策略。

English Abstract

刘华.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引用本文: 刘华. 以软法深化周边跨界河流合作治理[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LIU Hua.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y Soft-law[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35-143.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Citation: LIU Hua.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ransboundary River by Soft-law[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7, (4): 135-143.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2594
参考文献 (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