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

杨芮,刘波,蔡亚涛

downloadPDF
杨芮, 刘波, 蔡亚涛.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48-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引用本文: 杨芮, 刘波, 蔡亚涛.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48-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YANG Rui, LIU Bo, CAI Yatao. Can “Government Purchasing”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Legal Aid Servic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23(3): 48-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Citation: YANG Rui, LIU Bo, CAI Yatao. Can “Government Purchasing”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Legal Aid Servic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23(3): 48-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

——基于FCE法和TOPSIS法对S省的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716732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逆力视角下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18BSH14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芮(1992—),女,博士研究生,E-mail:eyangrui@163.com

    刘波(1972—),男,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bxjt@xjtu.edu.cn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04/content_2799671.htm
  •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政府,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政府”一词均指“地方政府”。
  • 目前通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法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FCE和TOPSIS四种。本文依据评估目标可实现(即数据类型适用,可统计总体状况并实现区域比较)、评估方法严谨和评估操作简单易行三个标准,最终选取FCE和TOPSIS作为二次分析方法。其中,FCE法应用模糊转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能够对方案的整体优劣水平先做出综合判断,具有包含信息丰富、可进行再次加工的优点;而TOPSIS法在使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定量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程度,进行个案比较与排序,具有几何意义直观、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信息失真小等优点,且对指标多少、样本数量都没有严格限制。
  • 中图分类号:C931.2

Can “Government Purchasing”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Legal Aid Services?

——An Analysis of S Province based on FCE and TOPSIS

  • 摘要:随着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的发展,购买成效如何、购买效果如何得到保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现行评估模式停留于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下对服务商单一主体服务质量的“事后”评估,尚难实现购买机制下对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的完整评价。从地方政府购买全流程出发,综合考量多重委托代理下“购买者—生产者—接受者”三元主体的绩效感知与表现,通过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及德尔菲法构建全流程、多主体的地方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S省购买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购买总体绩效尚可,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有待加强的特点;通过“政府购买”能够实现较好的服务过程绩效、服务回应性和社会效益,但服务满意有限;地方政府的购买绩效不足为主要薄弱环节;“充分竞争”不是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完善购买方案、促进购买价格与市场接轨为绩效改进的首要着力点。
    注释:
    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04/content_2799671.htm
    2)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政府,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政府”一词均指“地方政府”。
    3) 目前通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法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FCE和TOPSIS四种。本文依据评估目标可实现(即数据类型适用,可统计总体状况并实现区域比较)、评估方法严谨和评估操作简单易行三个标准,最终选取FCE和TOPSIS作为二次分析方法。其中,FCE法应用模糊转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能够对方案的整体优劣水平先做出综合判断,具有包含信息丰富、可进行再次加工的优点;而TOPSIS法在使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定量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程度,进行个案比较与排序,具有几何意义直观、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信息失真小等优点,且对指标多少、样本数量都没有严格限制。
  • 图 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流程

    图 2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逻辑

    图 3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模型

    表 1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过程示例

    访谈资料 初步概念化 概念化 范畴化
    法律援助主要就是分刑事民事两种。刑事就是刑法规定的,可能处以死刑的、未成年人、聋哑人之类的,就是规定必须法律援助的(a1-1) a1对象条件审查 A法律援助对象 1.初始评估(A、B)
    案件的审查先会看这个案件过没过诉讼时效,过了的话,就会告诉他们这个案件这里不能接(a2-1)。初步对案件进行实体审查,只要有一些证据,都会接。明显输的案件,才会告诉当事人因为证据不足不太可能给你提供这个援助(a2-2) a2案件案情审查
    在社区的联络点不是常设机构,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一个常设机构,街道收到案件以后,会初步的进行分类,看是属于劳动争议的,还是离婚的或者是信访的(a3-1)。他们就知道这些人有诉求,他就可以告诉这些人哪些不可以就去找律所,哪些案件可以法律援助接下来,然后报到区法律援助处,区法律援助批了以后指派律师去干(a3-2) a3案件类型审查
    对于律师,在他们报名的时候会看他们的执业年限,一般要有两年(b1-1)。在指派案件的时候通常会按照名单的顺序,但如果遇到一个比较难搞的案件,就会找处理这类案件比较多的律师去做(b2-1) b1律师执业年限 B法律援助律师
    对案件质量评估是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专家团队,找了资深律师、法官、检察官还有大学老师,然后每一个案件有三个人进行评估。例如律师是否就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受援人提供准确、及时的建议(b2-2) b2律师能力水平
    去欧盟考察的时候,苏格兰律所签订的合同就有一两千页,他们律所可能只有五六个人,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法律援助,但在各领域却很厉害,只做难民,或者只做家庭暴力(c1-1) c1律所擅长领域 C律所服务可接近性 2.可达性评估(C)
    把案件给大所,他们反而忙不过来,小所业务不饱和,他们很愿意做,他们反而能做的更好(c2-1) c2律所业务饱和度
    各区会把案件派到本区的律师,他有区属所和市属所,都是这样分的,这个所可能在本区就招标了(c3-1) c3律所地理位置
    也有可能会考虑所的性质,就是律所擅长的专长,因为有些所是不做诉讼案件的,像DL这样的所给他他也不会做的。有些所就是专门做劳动案件,深圳就有专门做这个的所(c4-1) c4律所擅长领域
    现在评估主要还是看材料,就是办完案件把这方面专家请过来,把案件材料拿给他,从会见开始,就看会见笔录完整不完整(d1-1)。质量评估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所以只能在程序上要求,比如现在规定会见一次,以后会规定会见两次,比如第二天要开庭,前一天还是要再会见一次。和当事人确定辩护策略,是认罪还是不认罪(d1-2) d1会见(次数、笔录、时间) D程序型行为 3.操作性评估(D、E、F)
    再看案件材料准备情况,有没有到相应机关复印和收集资料(d2-1) d2材料准备
    再看书面辩护词,由专家判断这个案子是否准备得充分、该提及的是否都提及了(d2-1) d3书面辩护词质量审核
    刑事在程序上要求可能会更加严一点,因为举证受到很多限制,审查时主要就看庭审笔录,看庭审的主要内容(d3-1) d4庭审笔录内容审核
    还会去法院检察院了解情况,看律师出庭有没有迟到早退尽职尽责(d4-1) d5庭审表现
    审判结束后律师要把裁决书给当事人,然后问他上不上诉,如果上诉的话去找法援机构,自己上诉也可以,帮他写好上诉状(e1-1) e1上诉帮助 E持续型行为
    中心还会对未成年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认清自己犯下的错误(f1-1) f1心理辅导 F道义型行为
    对于身体不好的当事人也会和办案机关及时反映(f2-1) f2健康照顾
    对当事人评估至少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是满意度调查,每个案件都有,最后要提交(g1-1)。社工也会打电话,隔一段时间就联系,律师有没有联系你,有没有帮你立案,开庭的时候有没有帮你说话(g1-2) g1受援人满意度 G直接
    效果
    4.援助效果评估(G、H)
    去年在FT区,他们法院自己提出来一个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要求所有案件都有律师介入,希望在刑事上面所有的被告都有律师的介入。所有的刑事案件只要有律师,再错也不会错得太离谱(g2-1) g2提高法律援助案件
    比重
    以往会做一些小册子小卡片,还有两台宣传车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做宣传,后来发现在法律案件发生的地方,比如法院或者劳动仲裁的地方设置窗口,效果更好(h1-1) h1提升法律援助知晓度 H间接
    效果
    法律宣传也是法律援助的一种形式,市里面做的还是稍微少一点,但像区一级律师就会专门去社区放一些册子,当事人有需要就拿(h2-1) h2扩大法律援助普及度
      注:a~h、A~H是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中通常使用的编码标识方法,用以标识访谈材料、初步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保证受访者的匿名性,用DL和FT分别作为律师事务所和行政区划名称的代称。
    下载: 导出CSV

    表 2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指标文献分析结果

    购买流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献来源
    购买决策 法律援助对象 案件类型;条件审查;诉讼程序选择 Mcdonald等[29];Math等[15]441;贾午光和贺春云[28]86;刘玮琍和王靓簃[25]50;桑宁和蒋建峰[3]91;罗海敏[30]118
    法律援助律师 专业化水平;职业化水平 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桑宁和蒋建峰[3]89-90;刘玮琍和
    王靓簃[25]50
    服务商选择 服务可接近性 服务价格;服务程序 Schultheis[32];Vermeesch[33];宋志军[26]45-46
    服务可选择性 选择多样性水平;同业竞争力水平;
    地理接近性水平
    Dyson和Schellenberg[34];Franklin[35];桑宁和
    蒋建峰[3]90;黄东东[36]
    合作管理 程序型行为 会面;告知;咨询;取证;阅卷 宋志军[26]47-48;刘方权[5]111-115;Math和Kumar[15]441;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黄东东[36];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桑宁和蒋建峰[3]88-90;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37]
    实需型行为 案情深析;辩护意见;法庭调查 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桑宁和蒋建峰[3]90;宋志军[26]49
    刘方权[5]116
    道义型行为 心理辅导;健康照顾 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余为青[38]
    持续型行为 申诉帮助;上诉帮助 罗海敏[30]116
    绩效评价 直接效果 受援人满意度;法律援助案件比重;法律援助办案效率;法律援助案件成功率 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黄东东[36];桑宁和蒋建峰[3]88
    宋志军[26]43-45
    间接效果 法律援助知晓度;群众法律意识 Atkins等[39]
    下载: 导出CSV

    表 3专家信息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类型 法律援助处/中心工作人员 12 52.17 年龄 25岁(含)以下 3 13.04
    司法部门工作人员 5 21.74 25~35(含)岁 6 26.09
    合作律师 4 17.39 35~45(含)岁 5 21.74
    法律学者 2 8.70 45岁及以上 9 39.13
    学历 中专及中专以下 0 0 工作年限 1~5年 6 26.09
    本科 14 60.87 6~10年 4 17.39
    研究生 7 30.43 11~15年 4 17.39
    博士 2 8.70 16年及以上 9 39.13
    下载: 导出CSV

    表 4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系数 综合权重
    法律援助对象X1(0.10) 援助对象经济状况X1-1 0.361 0.035
    援助对象案件类型X1-2 0.299 0.029
    援助对象案情条件X1-3 0.340 0.033
    法律援助律师X2(0.11) 律师专业水平X2-1 0.312 0.034
    律师能力水平X2-2 0.330 0.036
    律师信誉水平X2-3 0.358 0.039
    服务可接近性X3(0.17) 律所服务价格X3-1 0.165 0.028
    律所业务饱和度X3-2 0.182 0.031
    律所擅长领域X3-3 0.165 0.028
    律所信誉水平X3-4 0.218 0.037
    律所服务程序复杂程度X3-5 0.141 0.024
    律所地理位置X3-6 0.129 0.022
    服务可选择性X4(0.05) 律所市场竞争程度X4-1 0.480 0.024
    律所类型多样程度X4-2 0.520 0.026
    程序型行为X5(0.22) 会见情况X5-1 0.161 0.036
    是否告知受援人权力义务X5-2 0.158 0.035
    案件材料准备完整度X5-3 0.171 0.038
    参加庭审情况X5-4 0.176 0.039
    庭审笔录完整度X5-5 0.158 0.035
    书面辩护词完整度X5-6 0.176 0.039
    实需型行为X6(0.07) 辩护意见采纳情况X6-1 0.486 0.035
    法庭辩论情况X6-2 0.514 0.037
    道义型行为X7(0.06) 心理辅导X7-1 0.517 0.030
    健康照顾X7-2 0.483 0.028
    持续型行为X8(0.06) 申诉帮助X8-1 0.500 0.030
    上诉帮助X8-2 0.500 0.030
    直接效果X9(0.06) 法律援助案件占总案件比重X9-1 0.414 0.024
    受援人满意度比例X9-2 0.586 0.034
    间接效果X10(0.10) 法律援助普及度X10-1 0.317 0.033
    法律援助知晓度X10-2 0.327 0.034
    群众法律意识提高程度X10-3 0.356 0.037
    下载: 导出CSV

    表 5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X1 X1-1 5.99 6.57 X5 X5-3 7.45
    X1-2 6.72 X5-4 8.72
    X1-3 7.05 X5-5 7.61
    X2 X2-1 7.48 8.01 X5-6 6.68
    X2-2 8.08 X6 X6-1 7.23 7.09
    X2-3 8.42 X6-2 6.95
    X3 X3-1 4.70 6.79 X7 X7-1 7.10 6.95
    X3-2 5.80 X7-2 6.79
    X3-3 6.46 X8 X8-1 7.63 7.59
    X3-4 8.33 X8-2 7.55
    X3-5 7.57 X9 X9-1 7.96 7.38
    X3-6 7.83 X9-2 6.97
    X4 X4-1 6.00 6.19 X10 X10-1 6.61 7.34
    X4-2 6.36 X10-2 7.37
    X5 X5-1 6.65 7.46 X10-3 7.98
    X5-2 7.64 总体 7.19
    下载: 导出CSV

    表 6各地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A B C D A B C D
    X1 X1-1 5.71 6.71 5.91 5.60 6.57 7.01 6.20 6.50
    X1-2 7.10 6.79 6.31 6.69
    X1-3 7.00 7.52 6.39 7.30
    X2 X2-1 8.21 7.21 7.50 7.00 8.58 8.04 8.09 7.35
    X2-2 8.69 8.31 8.11 7.19
    X2-3 8.79 8.51 8.59 7.79
    X3 X3-1 5.39 4.11 4.89 4.39 7.51 6.52 6.86 6.27
    X3-2 6.29 5.61 6.00 5.29
    X3-3 7.61 5.50 6.50 6.21
    X3-4 8.81 8.51 8.30 7.70
    X3-5 8.58 7.00 7.71 7.00
    X3-6 8.41 8.32 7.68 6.91
    X4 X4-1 6.79 6.42 5.58 5.21 6.96 6.36 5.80 5.62
    X4-2 7.12 6.31 6.00 6.00
    X5 X5-1 6.89 6.61 6.69 6.39 7.79 7.41 7.41 7.24
    X5-2 7.91 7.60 7.71 7.31
    X5-3 7.71 7.00 7.61 7.50
    X5-4 8.90 8.79 8.69 8.51
    X5-5 8.20 7.51 7.31 7.40
    X5-6 7.10 6.90 6.41 6.31
    X6 X6-1 7.40 7.00 7.31 7.20 7.46 6.85 7.10 6.94
    X6-2 7.51 6.70 6.89 6.70
    X7 X7-1 7.70 6.70 7.50 6.50 7.55 6.60 7.26 6.40
    X7-2 7.39 6.50 7.00 6.29
    X8 X8-1 8.40 7.30 7.20 7.60 8.40 7.30 7.15 7.50
    X8-2 8.40 7.30 7.10 7.40
    X9 X9-1 8.42 7.92 7.79 7.71 7.93 7.03 7.38 7.17
    X9-2 7.59 6.41 7.09 6.79
    X10 X10-1 8.21 6.30 6.00 5.91 8.01 7.51 7.03 6.83
    X10-2 7.71 7.59 7.09 7.09
    X10-3 8.11 8.51 7.89 7.41
    总体 7.69 7.13 7.10 6.83
    下载: 导出CSV

    表 7S省二级指标评价结果

    因素集 评价(比例)
    完全不同意 基本不同意 态度中立 基本同意 完全同意
    X1-1 0 0.21 0.41 0.26 0.12
    X1-2 0 0.04 0.25 0.34 0.37
    X1-3 0 0 0.12 0.29 0.54
    X2-1 0 0.03 0.14 0.40 0.43
    X2-2 0 0 0 0.46 0.54
    X2-3 0 0 0 0.29 0.71
    X3-1 0.11 0.24 0.33 0.20 0.12
    X3-2 0.01 0.34 0.17 0.20 0.28
    X3-3 0 0.11 0.32 0.39 0.18
    X3-4 0 0 0 0.34 0.66
    X3-5 0 0 0.05 0.51 0.34
    X3-6 0 0.05 0 0.44 0.51
    X4-1 0.13 0.17 0.25 0.32 0.13
    X4-2 0.05 0.09 0.39 0.06 0.38
    X5-1 0.01 0.14 0.25 0.36 0.24
    X5-2 0 0 0 0.68 0.32
    X5-3 0 0 0.11 0.55 0.34
    X5-4 0 0 0 0.14 0.86
    X5-5 0 0 0.08 0.54 0.38
    X5-6 0 0.13 0.18 0.41 0.28
    X6-1 0 0 0.16 0.58 0.26
    X6-2 0 0.08 0.26 0.28 0.38
    X7-1 0 0 0 0.53 0.47
    X7-2 0 0.03 0.24 0.53 0.20
    X8-1 0 0 0 0.68 0.32
    X8-2 0 0 0 0.72 0.28
    X9-1 0 0 0 0.55 0.45
    X9-2 0 0 0.21 0.59 0.20
    X9-3 0 0.14 0.20 0.39 0.27
    X10-1 0 0.09 0.14 0.54 0.23
    X10-2 0 0 0 0.53 0.47
    下载: 导出CSV

    表 8S省一级指标评价结果

    因素集 评价(比例)
    完全不同意 基本不同意 态度中立 基本同意 完全同意
    X1 0 0.09 0.27 0.30 0.34
    X2 0 0.01 0.04 0.39 0.56
    X3 0.02 0.13 0.15 0.36 0.34
    X4 0.09 0.13 0.32 0.20 0.26
    X5 0.01 0.04 0.11 0.44 0.40
    X6 0 0.05 0.20 0.43 0.32
    X7 0 0.02 0.12 0.53 0.33
    X8 0 0 0 0.70 0.30
    X9 0 0 0.13 0.57 0.30
    X10 0 0.03 0.15 0.49 0.33
    下载: 导出CSV

    表 9因子载荷矩阵及特征值

    评价地区 因子得分
    A 1.398 −0.197 0.508
    B −0.289 1.468 0.113
    C −0.137 −0.642 −1.348
    D −0.972 −0.629 0.954
    特征值 20.409 7.020 3.571
    下载: 导出CSV

    表 10主成分矩阵及主成分权重

    评价地区 主成分矩阵
    A 0.309 −0.074 0.270
    B −0.064 0.554 0.059
    C −0.030 −0.242 −0.712
    D −0.215 −0.238 0.502
    Wj 0.658 0.227 0.115
    下载: 导出CSV

    表 11各地区最优解与最劣解

    评价地区 主成分矩阵
    A 0.203 −0.017 0.031
    B −0.042 0.126 0.007
    C −0.019 −0.055 −0.081
    D −0.142 −0.054 0.057
    最优解 0.203 0.126 0.057
    最劣解 −0.142 −0.055 −0.081
    下载: 导出CSV

    表 12各评价地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地区 D+ D Ci 排序
    A 0.145 0.365 0.716 1
    B 0.250 0.225 0.474 2
    C 0.317 0.123 0.280 3
    D 0.389 0.138 0.262 4
      注:D+表示与最优解的距离;D表示与最劣解的距离;Ci为综合评价指数,分值越高表示综合评价越高。
    下载: 导出CSV
  • [1] GUO H., HO A. Support for contracting-out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exploring citizens’ perspectives[J].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19, 21: 5, 629-649.
    [2] 詹国彬. 需求方缺陷、供给方缺陷与精明买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破解之道[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5): 142-150.
    [3] 桑宁, 蒋建峰. 英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控制体系及启示[J]. 中国司法, 2007(1): 87-91.
    [4] 廖红军. 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的思考: 基于对湖南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的分析[J]. 中国司法, 2018(3): 43-48.
    [5] 刘方权. 刑事法律援助实证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1): 101-122, 174-175.
    [6] 左卫民, 马静华. 刑事法律援助改革试点之实证研究: 基于D县试点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1): 52-65.
    [7] 马栩生. 当代中国法律援助: 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8] SAVAS E S.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M].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2000.
    [9] 句华. 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主体相关问题辨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4): 107-117.
    [10] 刘波, 彭瑾, 李娜. 公共服务外包: 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11] 张元元. 对国外法律援助提供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商, 2016(35): 248, 261.
    [12] 明燕飞, 谭水平. 公共服务外包中委托代理关系链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2): 104-107.
    [13] ALVES L. National report: legal aid in brazi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J]. International Legal Aid Group, 2011, 6: 12.
    [14] DYER C. Government makes U turn over legal aid for some clinical negligence claims[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3, 344(22): 1605.
    [15] MATH B, KUMAR C, THIPPESWAMY H. Legal aid in hospitals: an innovative approach[J].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13, 137(3): 440-441.
    [16] 李春雨. 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相关问题研究[J]. 福建法学, 2018(4): 7-10.
    [17] 黄春蕾, 闫婷.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6): 47-51.
    [18] 包国宪. 绩效评价: 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工具[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7): 88-93.
    [19] 王春婷. 政府购买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传导路径分析: 以深圳、南京为例[J]. 软科学, 2015, 29(2): 1-5.
    [20] 韩清颖, 孙涛.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153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案例的探索[J].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3): 62-72, 171.
    [21] 谢启秦, 徐家良.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4): 97-106.
    [22] 徐家良, 许源. 合法性理论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绩效评估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6): 187-195.
    [23] 李卫东.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3): 183-185.
    [24] 徐家良, 赵挺.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评估机制研究[J]. 政治学研究, 2013(5): 87-92.
    [25] 刘玮琍, 王靓簃. 浦东新区刑事法律援助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司法, 2014(3): 49-51.
    [26] 宋志军.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有效性实证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 27(4): 41-55.
    [27] 郝静, 杨永志. 构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之实证检视与对策研究: 以H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为样本[J]. 西部法学评论, 2015(6): 81-89.
    [28] 贾午光, 贺春云.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调研报告[J]. 中国司法, 2010(6): 84-88.
    [29] MCDONALD H M, FORELL S, WEI Z, et al. Reaching in by joining-up: evaluation of the legal assistance partnership between legal aid nsw and settlement services international[R]. Sydney: Law and Justice Foundation of New South Wales, 2014.
    [30] 罗海敏. 论无律师帮助被追诉人之弱势处境及改善: 以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为视角[J]. 政法论坛, 2014, 32(6): 112-120.
    [31] 车澜平, 单展华. 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之探讨[J]. 法治论坛, 2010(1): 232-244.
    [32] SCHULTHEIS E W. The social, geographic, and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access to civil legal aid services: an argument for an integrated access to justice model[J].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2014, 11(3): 541-577.doi:10.1111/jels.12049
    [33] VERMEESCH G. Access to justice: legal aid to the poor at civil law courts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low countries[J]. Law & History Review, 2014, 32(3): 683-714.
    [34] DYSON K, SCHELLENBERG K. Access to justice: the readability of legal services corporation legal aid internet services[J]. Journal of Poverty, 2016, 7: 1-23.
    [35] FRANKLIN S. Criminal legal aid in the balance[J]. Crime & Ethics, 2015, 4: 135-142.
    [36] 黄东东.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问题、制约及其应对: 以C市的调研为基础[J]. 法商研究, 2015, 32(4): 54-62.
    [37]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工作报告[J]. 中国司法, 2015(5): 41-44.
    [38] 余为青. 刑事诉讼平等论[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0.
    [39] ATKINS D, HELLER S M, DEBARTOLO E, et al. Medical-legal partnership and healthy start, integrating civil legal aid service into public healthy advocacy[J].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014, 35(35): 195-209.
  • [1] 郑建君, 罗晶晶, 刘静.政府职能转变如何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基于公共服务参与和满意度的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
    [2] 孔昭君, 何骁威.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博弈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1): 121-12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941
    [3] 彭旭辉, 杨迎亚.地方政府竞争与征地冲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2): 141-15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3124
    [4] 范柏乃, 韩飞, 陈韶晖, 郭芸.政府绩效管理元评估的成本收益模型与实证检验.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2): 133-14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4115
    [5] 汪克亮, 王洋洋, 赵斌.地方政府竞争、FDI与污染排放效率.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5): 1-1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5241
    [6] 包国宪, 刘强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2): 81-9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473
    [7] 张国磊, 曹志立, 杜焱强.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回应与环境治理取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14-22,4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3984
    [8] 刘志伟.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能定位的转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124-134.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1698
    [9] 梅阳, 纪建强.“条块治理”: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 133-14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1413
    [10] 朱侃, 郭小聪.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的发展与生成逻辑.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63-7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539
    [11] 赵国浩, 马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背景下地区间的企业污染排放行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 1-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498
    [12] 林民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91-9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12
    [13] 戴祥玉.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路径——基于4类社区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的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 75-8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826
    [14] 周全, 汤书昆.媒介使用与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公众满意度——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162-16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7.0122
    [15] 徐鲲, 李晓龙, 冉光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18-23,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103
    [16] 王力立, 刘波, 姚引良.地方政府网络治理协同行为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53-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108
    [17] 饶常林.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博弈分析:困境与消解.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59-64.
    [18] 丁小珊.晚清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变迁——以重庆消防管理为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24-127,132.
    [19] 胡金娥, 杨万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58-62.
    [20] 徐露辉, 毛瑞福.县级政府职能重构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41-44.
  • 加载中
图(3)/ 表 (1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18
  • HTML全文浏览量:239
  • PDF下载量:91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20-08-20
  • 录用日期:2020-09-14
  • 网络出版日期:2020-09-23
  • 刊出日期:2021-05-05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

——基于FCE法和TOPSIS法对S省的分析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716732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逆力视角下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18BSH146)
    作者简介:

    杨芮(1992—),女,博士研究生,E-mail:eyangrui@163.com

    刘波(1972—),男,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bxjt@xjtu.edu.cn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04/content_2799671.htm
  •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政府,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政府”一词均指“地方政府”。
  • 目前通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法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FCE和TOPSIS四种。本文依据评估目标可实现(即数据类型适用,可统计总体状况并实现区域比较)、评估方法严谨和评估操作简单易行三个标准,最终选取FCE和TOPSIS作为二次分析方法。其中,FCE法应用模糊转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能够对方案的整体优劣水平先做出综合判断,具有包含信息丰富、可进行再次加工的优点;而TOPSIS法在使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定量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程度,进行个案比较与排序,具有几何意义直观、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信息失真小等优点,且对指标多少、样本数量都没有严格限制。
  • 中图分类号:C931.2

摘要:随着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的发展,购买成效如何、购买效果如何得到保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现行评估模式停留于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下对服务商单一主体服务质量的“事后”评估,尚难实现购买机制下对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的完整评价。从地方政府购买全流程出发,综合考量多重委托代理下“购买者—生产者—接受者”三元主体的绩效感知与表现,通过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及德尔菲法构建全流程、多主体的地方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S省购买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购买总体绩效尚可,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有待加强的特点;通过“政府购买”能够实现较好的服务过程绩效、服务回应性和社会效益,但服务满意有限;地方政府的购买绩效不足为主要薄弱环节;“充分竞争”不是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完善购买方案、促进购买价格与市场接轨为绩效改进的首要着力点。

注释:
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04/content_2799671.htm
2)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政府,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政府”一词均指“地方政府”。
3) 目前通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法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FCE和TOPSIS四种。本文依据评估目标可实现(即数据类型适用,可统计总体状况并实现区域比较)、评估方法严谨和评估操作简单易行三个标准,最终选取FCE和TOPSIS作为二次分析方法。其中,FCE法应用模糊转换原理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能够对方案的整体优劣水平先做出综合判断,具有包含信息丰富、可进行再次加工的优点;而TOPSIS法在使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定量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程度,进行个案比较与排序,具有几何意义直观、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信息失真小等优点,且对指标多少、样本数量都没有严格限制。

English Abstract

杨芮, 刘波, 蔡亚涛.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48-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引用本文: 杨芮, 刘波, 蔡亚涛. “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48-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YANG Rui, LIU Bo, CAI Yatao. Can “Government Purchasing”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Legal Aid Services?[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23(3): 48-61.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Citation: YANG Rui, LIU Bo, CAI Yatao. Can “Government Purchasing”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of Criminal Legal Aid Service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23(3): 48-6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3882
  • 随着新公共管理(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NPM)由“新公共管理时代”(the NPM era)向“后新公共管理时代”(the post NPM era)再向“事实上的新公共管理时代”(the de facto NPM era)的演进,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议题已由要不要“政府购买”进入到对如何有效地实施“政府购买”的探讨,继而基于服务情境差异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效性研究也应运成为研究焦点[1]。绩效评估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环节之一,不仅是了解购买成效、控制交易风险、优化购买机制的基本前提,更是政府实现公共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做“精明买家”的重要工具[2]142。至此,如何根据具体服务情境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成为现阶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刑事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对当事人财产、自由乃至生命权等最基本权利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援助服务[3]89,自2014年法律援助服务被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以来便成为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伴随各级政府购买实践的不断推进,向谁购买、怎么购买等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购买成效如何、购买效果如何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学界虽有研究对该议题进行初步探索[4-6],但尚停留于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下、针对服务商单一绩效主体服务质量的“事后”服务效果评估,难以实现对政府购买机制下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完整评价;同时,已有成果呈现碎片化特点,存在因评估阶段和指标体系不同造成的难以融合等问题;且多为理论思辨,鲜有基于实践的实证检验。

    本文聚焦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这一具体服务情境,从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全流程出发,综合考量多重委托代理下“购买者—供给者—接受者”三元主体的服务绩效感知与表现,基于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政府购买”模式的全流程、多主体综合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并用该模型对S省购买绩效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购买现状、验证评估模型并为实践者提出对策建议。全文旨在回答“‘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这一核心议题,具体包含“如何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和“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如何”两个子问题。

    • 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国家为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得到实现,对需要采用法律救济手段捍卫自己的法定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但又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和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以及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减费的法律服务或者减免诉讼费用,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7]。其主要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三种类型。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因其结果涉及对当事人财产、自由乃至生命权等最基本权利的剥夺,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法律援助服务[3]89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亦称为公共服务外包)是指政府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或内部辅助性服务,以合同、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方式,转交给政府以外的其他市场部门来完成,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和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8-10]。依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概念,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则是指政府通过合同、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刑事法律援助相关服务交由律师事务所(简称“律所”)等社会力量来完成的一种服务供给方式。目前,中国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以补助(包括行政指派和志愿指派两类)和合同(如岗位购买和项目购买)两种模式为主,并正逐步由补助制向合同制以及混合模式过渡[11]。在购买方式上,主要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就购买流程而言,一般包括制定购买决策、服务供应商选择、合作管理、绩效评估四个环节[10]75,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如图1所示。

      图 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流程

    •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原政府供给模式中公众是委托人,政府是由公众授权为其进行服务生产与管理的代理人,政府对公众负责,公众对政府监督。而在政府购买模式中,市场主体被纳入其中,政府与企业间产生新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为委托人授权服务商为公众提供服务,服务商为政府的代理人,对政府负责[2]144[12]。在该情形下,政府承担双重角色,政府既是公众的代理人为公众负责,也是服务商的委托人对服务商进行监督。

      政府购买模式的应用为刑事法律援助服务交付带来双重效应,律师事务所及律师的加入既带来服务生产效率的改进,也带来因其与政府公共性截然不同的固有逐利性造成的服务交付成本和风险[2]147。因此,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了解服务成本、监管服务质量并据此控制交易成本与风险成为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保障购买绩效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政府双重角色的职责所在[2]。当前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研究,虽已明确界定购买对象、范围、模式和方式等问题,但尚未对政府购买机制下如何对服务商进行监管进行充分讨论[4][13-16]。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作为服务商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其设计与应用成为政府购买监管机制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4][14-16]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涉及几个核心概念:政府绩效评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政府购买绩效评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早期属于机构绩效评估,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视角下对政府内部职能操作过程的评估[17]47。随着中国政府治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型,政府绩效评估正在“从机构绩效评估转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评估重心从机构的职能操作过程转向公共服务,更加重视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与效果[17]47。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则是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一部分,是政府绩效评估在政府购买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内容而言,应包括政府的购买绩效评估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两个部分[18]。其中政府的购买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购买决策、方案、管理等方面评价,而公共服务绩效则是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依据以上定义,“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在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对法律援助服务机构职能操作过程和服务过程与结果的综合性评价。其包含“法律援助机构购买绩效评估”和“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两个核心部分,前者指对法律援助机构购买决策、方案、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后者是对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评估初期以政府单一主体对服务供应商服务效果的“事后”评估(如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评估)为主[19],后期逐步呈现出评估视角、评估内容和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在评估视角和内容方面,逐渐出现了针对多元参与主体的主体绩效评估(包括对购买者购买效率的评估、对服务供应商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对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估等)[20-22]、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流程的评估[23]185,以及从供需关系出发的需求评估、供给评估和结果评估等[24]89。在评估主体方面,逐渐出现了政府、服务供应商、第三方机构等多元评估主体[24]89。在评估指标上,也逐步呈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

      目前中国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式主要有两种:(1)基于服务效果的结果评估,主要包括基于法律援助比例、案卷形式审查、受援对象满意度的法律与实务规范与业务质量等评估[3]88[25]49;第二,基于服务过程的程序性评估,如通过庭审旁听进行的律师庭审表现评估等[25]49。评估主体则以法律援助机构评估、基于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库的同行评估和以上二者的组合评估三种模式为主[26]54。不难看出,虽然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供给模式产生了由政府供给向社会供给模式的转变,但评估模式仍以关注案件质量本身的“事后”评估为主,存在评估范围不全面、评估主体单一且缺乏独立性、评估内容局限于“服务”而忽视“购买”特性、评估价值体系不明晰且评估方式单一、由于援助阶段和评估指标体系的不同造成评估难以融合等问题[27]86-87,难以实现对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的全面、有效评价。因此,需从问题解决策略入手建立适应于政府购买模式的“全流程、多主体”综合评估模型[4]48[27]81[28]87[29]3

      基于以上成果,本文提出“全流程、多主体”的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逻辑,如图2所示。就评估对象而言,涵盖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服务购买者、服务生产者、服务接受者三元绩效主体的绩效表现或感知;就评估内容而言,设置对服务购买者购买绩效评估、服务生产者服务绩效评估以及服务对象需求满足情况评估;就评估阶段而言,超越对“结果”的单一环节评估,覆盖对政府购买“购买决策→服务商选择→合作管理→绩效评价”全流程的综合评估。

      图 2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逻辑

      整体来看,学界已有研究虽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相关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4-6],但仍存在诸多研究空间:首先,已有研究多停留于政府直接供给模式下、针对服务商单一绩效主体服务质量的“事后”服务效果评估,尚难以实现对政府购买机制下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完整评价。其次,现有成果呈现碎片化特点,存在因评估阶段和评估指标体系不同造成的评估内容、方法和工具难以融合等问题。再次,已有研究多为理论思辨研究,鲜有来自实践调查的实证检验。据此,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构建一套适用于政府购买模式的“全流程、多主体”综合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实证调查数据对地方实践进行评估十分必要。

    • 依据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基本流程(购买决策→服务商选择→合作管理→绩效评价),从案例调研资料和文献资料两部分资料入手,进行指标筛选。

      1.基于多案例调研资料的指标筛选。以地理区位和政府购买经验为标准,选取广东(深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三地作为典型案例。对象涉及省、市、县(区)三级法律援助机构、合作律所、律师协会、合作院校四类主体。数据收集采用半结构访谈形式,单次访谈1~2.5小时。所获数据采取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进行指标提取。分析过程如表1所示。

      表 1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过程示例

      访谈资料 初步概念化 概念化 范畴化
      法律援助主要就是分刑事民事两种。刑事就是刑法规定的,可能处以死刑的、未成年人、聋哑人之类的,就是规定必须法律援助的(a1-1) a1对象条件审查 A法律援助对象 1.初始评估(A、B)
      案件的审查先会看这个案件过没过诉讼时效,过了的话,就会告诉他们这个案件这里不能接(a2-1)。初步对案件进行实体审查,只要有一些证据,都会接。明显输的案件,才会告诉当事人因为证据不足不太可能给你提供这个援助(a2-2) a2案件案情审查
      在社区的联络点不是常设机构,街道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一个常设机构,街道收到案件以后,会初步的进行分类,看是属于劳动争议的,还是离婚的或者是信访的(a3-1)。他们就知道这些人有诉求,他就可以告诉这些人哪些不可以就去找律所,哪些案件可以法律援助接下来,然后报到区法律援助处,区法律援助批了以后指派律师去干(a3-2) a3案件类型审查
      对于律师,在他们报名的时候会看他们的执业年限,一般要有两年(b1-1)。在指派案件的时候通常会按照名单的顺序,但如果遇到一个比较难搞的案件,就会找处理这类案件比较多的律师去做(b2-1) b1律师执业年限 B法律援助律师
      对案件质量评估是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专家团队,找了资深律师、法官、检察官还有大学老师,然后每一个案件有三个人进行评估。例如律师是否就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受援人提供准确、及时的建议(b2-2) b2律师能力水平
      去欧盟考察的时候,苏格兰律所签订的合同就有一两千页,他们律所可能只有五六个人,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法律援助,但在各领域却很厉害,只做难民,或者只做家庭暴力(c1-1) c1律所擅长领域 C律所服务可接近性 2.可达性评估(C)
      把案件给大所,他们反而忙不过来,小所业务不饱和,他们很愿意做,他们反而能做的更好(c2-1) c2律所业务饱和度
      各区会把案件派到本区的律师,他有区属所和市属所,都是这样分的,这个所可能在本区就招标了(c3-1) c3律所地理位置
      也有可能会考虑所的性质,就是律所擅长的专长,因为有些所是不做诉讼案件的,像DL这样的所给他他也不会做的。有些所就是专门做劳动案件,深圳就有专门做这个的所(c4-1) c4律所擅长领域
      现在评估主要还是看材料,就是办完案件把这方面专家请过来,把案件材料拿给他,从会见开始,就看会见笔录完整不完整(d1-1)。质量评估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所以只能在程序上要求,比如现在规定会见一次,以后会规定会见两次,比如第二天要开庭,前一天还是要再会见一次。和当事人确定辩护策略,是认罪还是不认罪(d1-2) d1会见(次数、笔录、时间) D程序型行为 3.操作性评估(D、E、F)
      再看案件材料准备情况,有没有到相应机关复印和收集资料(d2-1) d2材料准备
      再看书面辩护词,由专家判断这个案子是否准备得充分、该提及的是否都提及了(d2-1) d3书面辩护词质量审核
      刑事在程序上要求可能会更加严一点,因为举证受到很多限制,审查时主要就看庭审笔录,看庭审的主要内容(d3-1) d4庭审笔录内容审核
      还会去法院检察院了解情况,看律师出庭有没有迟到早退尽职尽责(d4-1) d5庭审表现
      审判结束后律师要把裁决书给当事人,然后问他上不上诉,如果上诉的话去找法援机构,自己上诉也可以,帮他写好上诉状(e1-1) e1上诉帮助 E持续型行为
      中心还会对未成年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认清自己犯下的错误(f1-1) f1心理辅导 F道义型行为
      对于身体不好的当事人也会和办案机关及时反映(f2-1) f2健康照顾
      对当事人评估至少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是满意度调查,每个案件都有,最后要提交(g1-1)。社工也会打电话,隔一段时间就联系,律师有没有联系你,有没有帮你立案,开庭的时候有没有帮你说话(g1-2) g1受援人满意度 G直接
      效果
      4.援助效果评估(G、H)
      去年在FT区,他们法院自己提出来一个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改革,要求所有案件都有律师介入,希望在刑事上面所有的被告都有律师的介入。所有的刑事案件只要有律师,再错也不会错得太离谱(g2-1) g2提高法律援助案件
      比重
      以往会做一些小册子小卡片,还有两台宣传车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做宣传,后来发现在法律案件发生的地方,比如法院或者劳动仲裁的地方设置窗口,效果更好(h1-1) h1提升法律援助知晓度 H间接
      效果
      法律宣传也是法律援助的一种形式,市里面做的还是稍微少一点,但像区一级律师就会专门去社区放一些册子,当事人有需要就拿(h2-1) h2扩大法律援助普及度
        注:a~h、A~H是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中通常使用的编码标识方法,用以标识访谈材料、初步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保证受访者的匿名性,用DL和FT分别作为律师事务所和行政区划名称的代称。

      2.基于文献资料进行评估指标筛选。以法律援助评估、刑事法律援助评估、政府购买法律援助评估和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评估等为关键词,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按照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基本流程梳理总结和归纳评估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

      表 2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指标文献分析结果

      购买流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献来源
      购买决策 法律援助对象 案件类型;条件审查;诉讼程序选择 Mcdonald等[29];Math等[15]441;贾午光和贺春云[28]86;刘玮琍和王靓簃[25]50;桑宁和蒋建峰[3]91;罗海敏[30]118
      法律援助律师 专业化水平;职业化水平 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桑宁和蒋建峰[3]89-90;刘玮琍和
      王靓簃[25]50
      服务商选择 服务可接近性 服务价格;服务程序 Schultheis[32];Vermeesch[33];宋志军[26]45-46
      服务可选择性 选择多样性水平;同业竞争力水平;
      地理接近性水平
      Dyson和Schellenberg[34];Franklin[35];桑宁和
      蒋建峰[3]90;黄东东[36]
      合作管理 程序型行为 会面;告知;咨询;取证;阅卷 宋志军[26]47-48;刘方权[5]111-115;Math和Kumar[15]441;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黄东东[36];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桑宁和蒋建峰[3]88-90;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37]
      实需型行为 案情深析;辩护意见;法庭调查 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桑宁和蒋建峰[3]90;宋志军[26]49
      刘方权[5]116
      道义型行为 心理辅导;健康照顾 刘玮琍和王靓簃[25]51;余为青[38]
      持续型行为 申诉帮助;上诉帮助 罗海敏[30]116
      绩效评价 直接效果 受援人满意度;法律援助案件比重;法律援助办案效率;法律援助案件成功率 车澜平和单展华[31]242;黄东东[36];桑宁和蒋建峰[3]88
      宋志军[26]43-45
      间接效果 法律援助知晓度;群众法律意识 Atkins等[39]

      3.将文献与案例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包含四个评估阶段:(1)初始评估。从影响政府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供求初始状态出发分析购买决策的正确性,即考察供求初始状态是否支持政府购买决策,主要评估法律援助受援对象是否符合援助标准、服务供给律师是否具有供给能力。(2)可达性评估。对所选服务商和服务市场进行评估,分析受援对象从服务商获得服务的难易程度和该服务的市场成熟度,即对服务可接近性和可选择性进行评估。(3)操作性评估。对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过程进行评估,分析服务承接机构和律师在法律咨询、法律调节、庭审辩论、倡导服务等各环节的服务响应程度。(4)效果评估。从受援人服务满意度、法律援助覆盖率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评价政府购买的直接效果和长期社会效益。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构成对政府的购买绩效评估;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为针对服务商的服务过程和结果绩效评估;服务接受者满意度评估从属于效果评估模块,服务于服务结果绩效评估;四个阶段共同构成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的整体评价。

      图 3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评估模型

    •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估指标权重设计。所选专家共23名,如表3所示。

      表 3专家信息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类型 法律援助处/中心工作人员 12 52.17 年龄 25岁(含)以下 3 13.04
      司法部门工作人员 5 21.74 25~35(含)岁 6 26.09
      合作律师 4 17.39 35~45(含)岁 5 21.74
      法律学者 2 8.70 45岁及以上 9 39.13
      学历 中专及中专以下 0 0 工作年限 1~5年 6 26.09
      本科 14 60.87 6~10年 4 17.39
      研究生 7 30.43 11~15年 4 17.39
      博士 2 8.70 16年及以上 9 39.13

      问卷采用电子问卷调查方式,邀请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性、指标熟悉度和判断依据进行评价。重要性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1~5级分别代表“很不重要”~“很重要”,赋予对应量化分数1分、3分、5分、7分和9分。熟悉度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1~5级分别代表“很不熟悉”~“很熟悉”,赋予对应量化分数0.2、0.4、0.6、0.8和1.0。判断依据采用三级量表形式,1~3级分别代表“小” “中”和“大”,赋予量化分数0.5、0.8和1.0。依据专家协调系数W确定问卷发放轮次。共发放问卷三轮,每轮发放23份,回复率100%,专家积极系数100%。最终轮二级指标W=0.43(χ2=166.26,p<0.01),一级指标W=0.35(χ2=45.29,p<0.01)。较上轮结果(W=0.41,χ2=173.54,p<0.01),W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因此不再进行新一轮咨询。最后,通过计算各指标重要性得分占总得分的百分数(比例)确定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4所示。

      表 4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系数 综合权重
      法律援助对象X1(0.10) 援助对象经济状况X1-1 0.361 0.035
      援助对象案件类型X1-2 0.299 0.029
      援助对象案情条件X1-3 0.340 0.033
      法律援助律师X2(0.11) 律师专业水平X2-1 0.312 0.034
      律师能力水平X2-2 0.330 0.036
      律师信誉水平X2-3 0.358 0.039
      服务可接近性X3(0.17) 律所服务价格X3-1 0.165 0.028
      律所业务饱和度X3-2 0.182 0.031
      律所擅长领域X3-3 0.165 0.028
      律所信誉水平X3-4 0.218 0.037
      律所服务程序复杂程度X3-5 0.141 0.024
      律所地理位置X3-6 0.129 0.022
      服务可选择性X4(0.05) 律所市场竞争程度X4-1 0.480 0.024
      律所类型多样程度X4-2 0.520 0.026
      程序型行为X5(0.22) 会见情况X5-1 0.161 0.036
      是否告知受援人权力义务X5-2 0.158 0.035
      案件材料准备完整度X5-3 0.171 0.038
      参加庭审情况X5-4 0.176 0.039
      庭审笔录完整度X5-5 0.158 0.035
      书面辩护词完整度X5-6 0.176 0.039
      实需型行为X6(0.07) 辩护意见采纳情况X6-1 0.486 0.035
      法庭辩论情况X6-2 0.514 0.037
      道义型行为X7(0.06) 心理辅导X7-1 0.517 0.030
      健康照顾X7-2 0.483 0.028
      持续型行为X8(0.06) 申诉帮助X8-1 0.500 0.030
      上诉帮助X8-2 0.500 0.030
      直接效果X9(0.06) 法律援助案件占总案件比重X9-1 0.414 0.024
      受援人满意度比例X9-2 0.586 0.034
      间接效果X10(0.10) 法律援助普及度X10-1 0.317 0.033
      法律援助知晓度X10-2 0.327 0.034
      群众法律意识提高程度X10-3 0.356 0.037
    • S省于2005年始以指派方式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交由律所、法律服务所以及民间社团进行办理,并对办案律师发放定额补贴,属于以补助方式开展的政府购买。该省初期采取“行政指派模式”,即依据社会律师具有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义务,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将法律援助案件轮流指派给社会力量办理。由于办案补贴标准低、律师资源有限,初期案件质量管理以案卷形式审查、庭审旁听和受援人电话回访为主,评估结果不与奖惩策略挂钩,监管效度十分有限。后期,伴随区域律所和律师资源的不断增加、补贴标准的提升,志愿律师间开始出现竞争关系,使依据办案质量对办案律师进行筛选与淘汰、强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成为可能。S省于近年展开“万卷评查、万人回访”活动,组建专家库依据案卷对办案“实质”进行抽样评查,并辅以奖惩方案。S省的评估方法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以“事后”评估为主,难以实现对办案质量的完整评价。至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以优化案件质量评查效度成为S省的重要工作方向。

      本文据此与S省法律援助处合作,运用所建模型对其购买绩效进行评估。考虑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政府购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以及S省北部、中部和南部城市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的现状,采用判断随机抽样评估的方法,在选取省会城市(代码为A)作为调查对象以外,分别从S省北部、中部和南部随机抽取一个城市(代码分别为BCD)作为评估对象。评估采用同行评估方式,评估主体为从S省专家库中抽调的19名专家;评估依据为各城市随机抽调的20份案卷和年度工作报告等公文资料;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1~5级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数据分析过程如下:首先,为1~5级指标赋值1、3、5、7、9分;其次,计算指标均值和加权平均值,并以四城市为代表统计S省情况、各城市的情况;再次,使用模FCE和TOPSIS法对结果进行鲁棒性检验,并邀请评估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模型效度。

    • S省总体情况如表5所示。服务商的服务绩效良好:在过程绩效方面,服务商能够较好地完成程序型服务(X5=7.46)、实需型服务(X6=7.09)和持续型服务(X8=7.59),道义型服务为唯一薄弱环节(X7=6.95)。在结果绩效方面,服务商能够实现整体较好的直接效果(X9=7.38),表现出较高的服务回应性(X9-1=7.96),但相对有限的服务满意(X9-2=6.97);同时,能够交付较好的间接效果(X10=7.34):带来较高的法律援助知晓度(X10-2=7.37)、促进法律援助意识的提升(X10-3=7.98),但对普及法律援助的作用有限(X10-1=6.61)。

      表 5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X1 X1-1 5.99 6.57 X5 X5-3 7.45
      X1-2 6.72 X5-4 8.72
      X1-3 7.05 X5-5 7.61
      X2 X2-1 7.48 8.01 X5-6 6.68
      X2-2 8.08 X6 X6-1 7.23 7.09
      X2-3 8.42 X6-2 6.95
      X3 X3-1 4.70 6.79 X7 X7-1 7.10 6.95
      X3-2 5.80 X7-2 6.79
      X3-3 6.46 X8 X8-1 7.63 7.59
      X3-4 8.33 X8-2 7.55
      X3-5 7.57 X9 X9-1 7.96 7.38
      X3-6 7.83 X9-2 6.97
      X4 X4-1 6.00 6.19 X10 X10-1 6.61 7.34
      X4-2 6.36 X10-2 7.37
      X5 X5-1 6.65 7.46 X10-3 7.98
      X5-2 7.64 总体 7.19

      政府的购买绩效较低,为主要薄弱环节。一方面,政府购买决策绩效内部表现差异较大,购买对象的援助律师素质能力较好(X2=8.01),具有承担服务的能力,但政府对援助案件的初期审查不足(X1=6.57)。另一方面,服务商选择绩效较低,服务机构的可接近性(X3=6.79)和可选择性(X4=6.19)均呈现较低水平,显示出服务商选择的有限性和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性。

      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绩效较好(7.19),但存在诸多改进空间,案件初期审查、服务可接近性和可选择性水平、道义型服务是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还有待加强的特点。

    • 各城市评估结果如表6所示。四个城市总体评价均较为良好(得分均大于5),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购买绩效越好的规律:A城市得分最高,且远高于其他城市;BC城市得分相近,依次分列A城市之后;D城市排名最低,较前三城市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得分小于7分)。从各环节情况而言,各城市优势环节相同,但薄弱环节有所差异:优势环节均为援助律师(X2)、程序型行为(X5)、持续型行为(X8)和直接效果(X9)等传统评估方法关注环节;而薄弱环节以援助对象(X1)、服务可接近性(X3),尤其是服务可选择性(X4)等“事前” “事中”环节为主。该发现反映出全流程评估的重要性。

      表 6各地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集 均值 加权平均值
      A B C D A B C D
      X1 X1-1 5.71 6.71 5.91 5.60 6.57 7.01 6.20 6.50
      X1-2 7.10 6.79 6.31 6.69
      X1-3 7.00 7.52 6.39 7.30
      X2 X2-1 8.21 7.21 7.50 7.00 8.58 8.04 8.09 7.35
      X2-2 8.69 8.31 8.11 7.19
      X2-3 8.79 8.51 8.59 7.79
      X3 X3-1 5.39 4.11 4.89 4.39 7.51 6.52 6.86 6.27
      X3-2 6.29 5.61 6.00 5.29
      X3-3 7.61 5.50 6.50 6.21
      X3-4 8.81 8.51 8.30 7.70
      X3-5 8.58 7.00 7.71 7.00
      X3-6 8.41 8.32 7.68 6.91
      X4 X4-1 6.79 6.42 5.58 5.21 6.96 6.36 5.80 5.62
      X4-2 7.12 6.31 6.00 6.00
      X5 X5-1 6.89 6.61 6.69 6.39 7.79 7.41 7.41 7.24
      X5-2 7.91 7.60 7.71 7.31
      X5-3 7.71 7.00 7.61 7.50
      X5-4 8.90 8.79 8.69 8.51
      X5-5 8.20 7.51 7.31 7.40
      X5-6 7.10 6.90 6.41 6.31
      X6 X6-1 7.40 7.00 7.31 7.20 7.46 6.85 7.10 6.94
      X6-2 7.51 6.70 6.89 6.70
      X7 X7-1 7.70 6.70 7.50 6.50 7.55 6.60 7.26 6.40
      X7-2 7.39 6.50 7.00 6.29
      X8 X8-1 8.40 7.30 7.20 7.60 8.40 7.30 7.15 7.50
      X8-2 8.40 7.30 7.10 7.40
      X9 X9-1 8.42 7.92 7.79 7.71 7.93 7.03 7.38 7.17
      X9-2 7.59 6.41 7.09 6.79
      X10 X10-1 8.21 6.30 6.00 5.91 8.01 7.51 7.03 6.83
      X10-2 7.71 7.59 7.09 7.09
      X10-3 8.11 8.51 7.89 7.41
      总体 7.69 7.13 7.10 6.83
    • 本文使用FCE和TOPSIS法对S省总体情况和各城市排序情况进行分析,以验证结果稳健性。

      首先,使用FCE法对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集。

      B={b1,b2,b3,b4,b5}={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态度中立,基本同意,完全同意}

      2. 根据各指标得分,构建一级指标的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

      $${{{R}}_i} = \left[ {\begin{array}{*{20}{c}} {{r_{11}}}&{{r_{12}}}&{...}&{{r_{1{{n}}}}} \\ {{r_{21}}}&{{r_{22}}}&{...}&{{r_{2n}}} \\ {\vdots}&{\vdots}&{\vdots}&{\vdots} \\ {{r_{m1}}}&{{r_{m2}}}&{...}&{{r_{mn}}} \end{array}} \right]$$ (1)

      其中,m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价指标集;n为评价指标集中元素个数。

      3. 将指标体系中确定的各级指标权重与上一步骤形成的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进行计算

      $${{{B}}_i} = {{{A}}_i} \cdot {{{R}}_i} = \left( {{b_{i1}},{b_{i2}},{b_{i3}},{b_{i4}},{b_{i5}}} \right)$$ (2)
      $$\begin{aligned} & {{R}} = {{W}} \cdot {{R}} = {{W}} \cdot \left[ {\begin{array}{*{20}{c}} {{R_1}} \\ {{R_2}} \\ \vdots \\ {{R_{{x}}}} \end{array}} \right] =\\ & {{W}} \cdot \left[ {\begin{array}{*{20}{c}} {{W_1}} { \cdot R{}_1} \\ {{W_2}}{ \cdot R{}_1} \\ \vdots \quad \vdots \\ {{W_x}} { \cdot R{}_x} \end{array}} \right] = \left( {{b_1},{b_2},{b_3},{b_4},{b_5}} \right) \end{aligned} $$ (3)

      其中,Bi为一级指标层中第i个指标所包含二级指标的相对综合模糊运算结果;x为一级指标的总数。

      4. 结果评判。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矢量中 $\exists {b}_{r}=\underset{1\leqslant j\leqslant n}{\rm max}\left\{{b}_{j}\right\}$ ,则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上隶属于第r等级。

      二级指标的模糊评判矩阵A2表7所示,一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A1表8所示,依据式(2),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的整体水平B=A1·R1=(0.010, 0.055, 0.141, 0.428, 0.366)。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专家基本认同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开展情况,S省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有进步空间。

      表 7S省二级指标评价结果

      因素集 评价(比例)
      完全不同意 基本不同意 态度中立 基本同意 完全同意
      X1-1 0 0.21 0.41 0.26 0.12
      X1-2 0 0.04 0.25 0.34 0.37
      X1-3 0 0 0.12 0.29 0.54
      X2-1 0 0.03 0.14 0.40 0.43
      X2-2 0 0 0 0.46 0.54
      X2-3 0 0 0 0.29 0.71
      X3-1 0.11 0.24 0.33 0.20 0.12
      X3-2 0.01 0.34 0.17 0.20 0.28
      X3-3 0 0.11 0.32 0.39 0.18
      X3-4 0 0 0 0.34 0.66
      X3-5 0 0 0.05 0.51 0.34
      X3-6 0 0.05 0 0.44 0.51
      X4-1 0.13 0.17 0.25 0.32 0.13
      X4-2 0.05 0.09 0.39 0.06 0.38
      X5-1 0.01 0.14 0.25 0.36 0.24
      X5-2 0 0 0 0.68 0.32
      X5-3 0 0 0.11 0.55 0.34
      X5-4 0 0 0 0.14 0.86
      X5-5 0 0 0.08 0.54 0.38
      X5-6 0 0.13 0.18 0.41 0.28
      X6-1 0 0 0.16 0.58 0.26
      X6-2 0 0.08 0.26 0.28 0.38
      X7-1 0 0 0 0.53 0.47
      X7-2 0 0.03 0.24 0.53 0.20
      X8-1 0 0 0 0.68 0.32
      X8-2 0 0 0 0.72 0.28
      X9-1 0 0 0 0.55 0.45
      X9-2 0 0 0.21 0.59 0.20
      X9-3 0 0.14 0.20 0.39 0.27
      X10-1 0 0.09 0.14 0.54 0.23
      X10-2 0 0 0 0.53 0.47

      表 8S省一级指标评价结果

      因素集 评价(比例)
      完全不同意 基本不同意 态度中立 基本同意 完全同意
      X1 0 0.09 0.27 0.30 0.34
      X2 0 0.01 0.04 0.39 0.56
      X3 0.02 0.13 0.15 0.36 0.34
      X4 0.09 0.13 0.32 0.20 0.26
      X5 0.01 0.04 0.11 0.44 0.40
      X6 0 0.05 0.20 0.43 0.32
      X7 0 0.02 0.12 0.53 0.33
      X8 0 0 0 0.70 0.30
      X9 0 0 0.13 0.57 0.30
      X10 0 0.03 0.15 0.49 0.33

      其次,使用TOPSIS分析法对各城市优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步骤如下。

      1. 根据专家评议数据构建原始决策矩阵,再实现无量纲化处理

      $${{Y}} = \left[ {\begin{array}{*{20}{c}} {{y_{11}}}&{{y_{12}}}&{...}&{{y_{1n}}} \\ {{y_{21}}}&{{y_{22}}}&{...}&{{y_{2n}}} \\ {\vdots}&{\vdots}&{\vdots}&{\vdots} \\ {{y_{m1}}}&{{y_{m2}}}&{...}&{{y_{mn}}} \end{array}} \right]$$ (4)

      其中, ${Y_{ij}}$ 是第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处理结果。本文使用标准的0–1变换对决策矩阵进行处理

      $${d_{ij}}^{'} = \frac{{{y_{ij}} - {y_j}^{\min }}}{{{y_j}^{\max } - {y_j}^{\min }}}\begin{array}{*{20}{c}} {}&{j \in } \end{array}{I_1}$$ (5)
      $${d_{ij}}^{'} = \frac{{{y_j}^{\max } - {y_{ij}}^{}}}{{{y_j}^{\max } - {y_j}^{\min }}}\begin{array}{*{20}{c}} {}&{j \in } \end{array}{I_2}$$ (6)

      ${d_{ij}}^{'}$ 归一化

      $${d_{ij}} = {d_{ij}}^{'}/\sum\limits_{i = 1}^m {{d_{ij}}^{'}} $$ (7)

      2. 决策矩阵规范化

      通过规范化使决策矩阵 ${{Y}} = \left\{ {{y_{ij}}} \right\}$ 转变为决策矩阵 ${{Z}} = \left\{ {{z_{ij}}} \right\}$ 。通过式(8)实现。

      $${z_i}_j = {y_i}_j/\sqrt {\sum\limits_{i = 1}^m {{y^2}_{ij}} } \begin{array}{*{20}{c}} {}&{} \end{array}$$ (8)

      3. 构造经过加权的标准化矩阵 $ X = \left\{ {{ x_{ij}}} \right\}$

      将每个指标权重与其对应元素相乘,变现为点乘的形式。

      $${{X}} = {({x_{ij}})_{m \times n}} = {[{w_j} \cdot {z_{ij}}]_{m \times n}}$$ (9)

      4. 计算各地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结果的最优解x+以及最劣解x

      假设所得出的最优解 ${x^ + }$ 的第 $j$ 个值为 ${x_j}^ + $ ,最劣解 ${x^-}$ 的第 $j$ 个值为 ${x_j}^-$ ,则

      $${x_j}^ + = \max ({x_{1j}},{x_{2j}}, \cdots ,{x_{mj}})\;\;\;\; {j = 1,\cdots,n} $$ (10)
      $${x_j}^- = \min ({x_{1j}},{x_{2j}}, \cdots ,{x_{mj}})\;\;\;\; {j = 1,\cdots,n} $$ (11)

      5. 计算各个地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结果与最优和最劣间的差值

      $${D_i}^ + \!=\! \sqrt {\sum\limits_{j = 1}^n {{{\left( {{x_{ij}} - {x_j}^ + } \right)}^2}} } \begin{array}{*{20}{c}} {}&{}&\!{i = \!1,\cdots,m} \end{array}$$ (12)
      $${D_i}^- \!=\! \sqrt {\sum\limits_{j = 1}^n {{{\left( {{x_{ij}} - {x_j}^-} \right)}^2}} } \begin{array}{*{20}{c}} {}&{}&\!{i = \!1,\cdots,m} \end{array}$$ (13)

      6. 计算各地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估结果的综合评价指数,甄别各地区优劣并进行排序

      $${C_i}^ * = {{D_i}^-/\left( {{D_i}^- + {D_i}^ + } \right)}\;\;\;\;{i = 1,\cdots,m} $$ (14)

      需要说明的是,为简化分析过程,本文使用因子分析得到的加权主成分矩阵替代式(4)中的原始决策矩阵,并借助数据分析软件SPSS 19来实现计算。具体如下:第一,按照认同程度从低到高赋予对应量化分数:1分、3分、5分、7分、9分,计算各地区二级指标加权均值形成原始决策矩阵。第二,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和特征值,结果如表9所示;将因子得分除以各特征值平方根形成主成分矩阵Zij,通过特征值计算各主成分权重Wj,结果如表10所示。第三,根据公式Vij=Zij·Wj建立加权决策矩阵Vij,寻找矩阵中的最优解与最劣解,如表11所示;第四,计算各地区评估结果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D+D及地区综合评价指数Ci,结果如表12所示:四城市得分排序为A>B>C> D,表示A地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效果最为突出,B地区次之,CD地区分列第三和第四。该结果与前文结论相一致。综上,本文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 9因子载荷矩阵及特征值

      评价地区 因子得分
      A 1.398 −0.197 0.508
      B −0.289 1.468 0.113
      C −0.137 −0.642 −1.348
      D −0.972 −0.629 0.954
      特征值 20.409 7.020 3.571

      表 10主成分矩阵及主成分权重

      评价地区 主成分矩阵
      A 0.309 −0.074 0.270
      B −0.064 0.554 0.059
      C −0.030 −0.242 −0.712
      D −0.215 −0.238 0.502
      Wj 0.658 0.227 0.115

      表 11各地区最优解与最劣解

      评价地区 主成分矩阵
      A 0.203 −0.017 0.031
      B −0.042 0.126 0.007
      C −0.019 −0.055 −0.081
      D −0.142 −0.054 0.057
      最优解 0.203 0.126 0.057
      最劣解 −0.142 −0.055 −0.081

      表 12各评价地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地区 D+ D Ci 排序
      A 0.145 0.365 0.716 1
      B 0.250 0.225 0.474 2
      C 0.317 0.123 0.280 3
      D 0.389 0.138 0.262 4
        注:D+表示与最优解的距离;D表示与最劣解的距离;Ci为综合评价指数,分值越高表示综合评价越高。
    • 本文以S省为例的评估结果显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绩效较好,但成效有限,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还有待加强的特点。从主体绩效来看,通过政府购买能够交付较好的服务过程绩效(程序型、实需型和持续型服务)和结果绩效(服务回应性和社会效益),但有限的服务满意;政府的购买绩效较低是影响政府购买总体绩效的核心因素,购买初期的案件审查、服务商的可接近性和可选择性成为主要薄弱环节,体现出购买方案的不完善性。

      各城市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整体购买绩效越好的规律,购买价格低可能是购买绩效有限的主要原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标志着政府购买力的高低,该规律也因此标示着购买价格对整体购买绩效的重要影响。结合访谈资料,本文发现低购买价格在各阶段限制着政府购买机制效用的发挥:在购买初期,低购买价格使政府购买失去了对服务商的吸引力,限制了政府的服务商选择,使政府购买从基于竞争的“主动选择”转变为被动的“有限选择”甚至是基于单一对象的委托;低购买价格也降低了政府的谈判能力,使政府难以在法律援助条例的基本要求之上对服务商服务内容和质量做出“额外”要求,购买成效止于基本标准成为必然。在供给过程阶段,初期服务商选择受限使得案件分类指派难以实现,进一步限制案件与律师的匹配性、服务的精准性。在交付完成的结果阶段,低购买价格使政府无法基于服务效果对服务商进行费用动态给付乃至筛选和淘汰,进而限制政府对服务商的监管力度。

      “充分竞争”并不是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效果实现的必要条件。虽然,理论界主张“竞争是政府购买效率实现的核心”这一观点,部分地方政府也因此观点陷入了“市场竞争不充分时,不应实施政府购买”的误区。事实上,S省BCD区域虽属竞争不充分区域(区域律师事务所数量小于3),但仍然通过政府购买实现了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较为有效的供给,为非充分竞争条件下政府购买效果的实现提供了有力证据。因此,虽然非充分竞争对购买效果具有消极影响,但对于刑事法律援助这类供求矛盾尖锐、服务目标以“回应性”为主、处于“应援尽援”初期阶段的服务而言,能够实现“基本动作规范”的政府购买方式仍然是值得采取的有益尝试。

    • 经专家讨论,模型评估结果与各位评估专家对S省和四城市的购买状况的总体主观感知相一致,也与S省和四城市前期使用传统评估方法所得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提供了更全面、详实和准确的数据。据此,本文认为本文模型能够较为准确、有效地反映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总体水平并体现区域和环节差异,具有效性和操作性。

      本文评估模型具有以下优势:(1)涵盖政府购买的“事前” “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实现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全流程评估;(2)基于政府购买模式中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综合考量“购买者—生产者—接受者”三元主体的绩效表现和绩效评价;(3)指标体系设计综融了理论与实践双重资料和多方观点,兼顾模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4)权重的设计兼顾了指标的全面性和重要性。(5)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一方面,模型考量地方政府已有评估工具、流程与方法等实践习惯,能够最小化实践者模型转换成本。另一方面,模型设置多模块、多指标,实践者可依据评估目标的不同自由拆解和组合。

      本文评估模型也存在一定局限:(1)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评价一般模型,在指标和权重设计中暂未考虑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类型和购买模式差异,模型精准性受限。(2)因各省市县(区)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情境差异较大,故未设置各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和评价材料来源,各地需依据实地情境进行设计。

    • 本文旨在回答“‘政府购买’能否实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这一核心问题。从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基本流程出发,兼顾多重委托代理机制下服务购买者购买绩效、服务商服务绩效和服务接受者服务满意度三元主体的绩效表现与感知,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政府购买模式的全流程、多主体的综合评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S省实践的评估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总体绩效较好,但购买成效有限,呈现“基本动作”规范、“自选动作”有待加强的特点;通过政府购买能够交付较好的服务过程绩效、服务回应性和社会效益,但有限的服务满意;政府主体的购买绩效较低成为影响政府购买总体绩效的核心因素;各城市整体购买绩效呈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购买绩效越好的规律,购买价格低可能是购买成效有限的主要原因;“充分竞争”并不是政府购买总体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

      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与评估相关研究,为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购买机制优化研究提供评估工具和数据基础,为其他法律援助服务的政府购买评估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并为实践者提供评估工具和操作性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局限为:评估结果主要依赖感知数据对单个省的几个抽样城市的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普适性受限。未来的研究可依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类型、政府购买模式和其他情境差异,设计差异化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综合采用感知数据和客观数据作为评价依据进行更大范围的评估研究,以形成对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绩效的完整理解。

    • 1. 既不可“迷信”竞争,也不可轻视竞争

      对于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这类供求矛盾尖锐、服务目标处于初期阶段(即“应援尽援”,以提高回应性为目标)的服务而言,政府购买方式仍然是值得采取的有益尝试。因此,地方政府不必过于“苛求”充分竞争,可在购买进程中渐进地实现竞争性购买。事实上,已有研究也指出政府购买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其购买选择不仅能够扶持购买主体以实现市场培育,同时,市场主体对其投资的争取可激发市场竞争,增加市场活力。政府也因此能够随着购买的推进,渐进地实现更高效率的购买。此外,政府也可通过法律援助案件承接律所优先年检、减少或免去部分税收等优惠政策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政府购买。

      2. 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促进购买价格与市场价格接轨

      购买价格不仅是决定律所等市场主体是否承接和如何承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核心要素,也是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差额给付以实现律师激励的前提要件。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法律援助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的成立等方式完善资金保障制度,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经费保障机制。在经费标准上,也应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复杂程度、办案质量及效果评估结果进行差额给付。

      3. 强化案件初审,推进差异化购买

      首先,要强化案件援助条件审核,避免利用“假案”“套案”骗取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费用事件的发生。其次,强化案情条件审核,依据案件类型、案情条件等标准对案件分类,分类购买、分类指派:一方面,依据案情条件类型,进行分类购买,签订差异化合同。另一方面,针对复杂、疑难、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法律援助律师拒绝承接或受援人有特殊要求的案件,可采取“指名制”将其交由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必要时辅以单独合同;亦可将这类案件交留予法律援助机构律师负责,即采用政府供给和社会供给双重供给的“混合供给模式”——政府供给能力的保留既能够保障法律援助机构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确保与受援人之间的“联结”,也能够对社会供给力量形成竞争压力。

      4. 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受援人自主选择

      服务可达性是目前政府购买最为薄弱环节。伴随市场的不断成熟,在服务商选择时要兼顾服务的可接近性和可选择性,最大程度上降低受援人接受服务的成本、赋予受援人自主选择权并增加可选择方案。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着力于缩减服务与受援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增加服务窗口、丰富申请途径等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彼岸”应是提供同市场上一样便捷、优质的服务。因此,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发展方向应不仅仅停留于“达标”,而应锚定于“满意”,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

      5. 重视政府购买刑事法律援助服务的绩效评估与成果应用

      首先,要重视服务评估模式与供给模式的匹配性,及时完成评估模型的转变升级。其次,要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将评估结果与案件费用给付、服务商选择、律师和律所评奖评优等相挂钩。再次,优化激励方案,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实现赏罚分明、奖惩有度。如依据评估结果对案件实行差额给付、对律所等服务商进行筛选淘汰;通过举办省部级优秀案件、律师和律所评选并安排媒体宣传等方式奖励优秀;通过警告、通报批评等行政处罚方式对服务质量不足、服务恶劣的律师、律所进行处罚。最后,搭建电子化评估信息平台,化解实践中纸质评估存在的异地评估困难、办案人信息无法隐去、专家彼此影响、评估成本高等问题。

参考文献 (3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