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

邵侃,商兆奎

downloadPDF
邵侃, 商兆奎.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19-124.
引用本文: 邵侃, 商兆奎.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19-124.
SHAO Kan, SHANG Zhao-kui. Famine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 119-124.
Citation: SHAO Kan, SHANG Zhao-kui. Famine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 119-124.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

Famine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 摘要:历史时期的灾荒与人口流迁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任何忽视这一点的相关研究都不足以完整把握古代人口流迁的状况。唐代的自然灾害具有频次高、灾种多、波及广的特点,并且常常引发民生危机。由于封建统治阶层的盘剥和压榨,小农家庭承灾能力十分脆弱,政府的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加之吏治腐败造成的“人祸”进一步放大了灾害的破坏性,灾民往往走上破产流亡的道路。唐中叶以后,战乱割据、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严重削弱了民众的防灾抗灾能力,越是唐后期灾荒越是严重,人口流迁的规模也愈演愈烈。灾荒对唐代的人口流迁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并且在其发展
  • [1] 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8.
    [2] 陈国生. 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4-71.
    [3] 黄冕堂. 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J].文史哲,2002(2):33-48.
    [4] 刘昫. 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杜佑. 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 韩国磐. 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读札记之一[C]//沙知,孔祥星.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8] 宁可. 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经济卷[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9] 赵德馨. 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 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 李林甫. 唐六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92.
    [12] 陆贽. 陆宣公集[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3] 吴兢. 贞观政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 王钦若,杨亿. 册府元龟[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 江立华,孙洪涛. 中国流民史:古代卷[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16] 池子华. 中国近代流民[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7] 董浩. 全唐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 王溥. 唐会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9] 陈子昂. 陈子昂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21] 曹寅.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 王说. 唐语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 薛居正. 旧五代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 [1] 张海波, 郭大成, 张海英.“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1): 171-17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2457
    [2] 郑展鹏, 岳帅.制度质量、人口结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 70-78.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2220
    [3] 朱恬恬, 胡霞, 彭华荣.“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要素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 163-16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779
    [4] 樊静丽, 魏世杰, 张贤.2015年中国能源流与碳流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40-4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1997
    [5] 王子敏, 潘丹丹.城市化路径、速度偏差与能耗效应——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 24-3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504
    [6] 黄洁萍.社会经济地位对人口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52-60.
    [7] 尹为, 张成虎, 甘凯.基于数据流多维分析的可疑金融交易动态识别.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52-59.
    [8] 王春峰, 孙金帅, 房振明, 黄晓彬.定期公告中的盈余信息与订单流不平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71-76.
    [9] 王佺.论干谒之风与唐代文学的新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136-141.
    [10] 王宏伟.敦煌唐代飞天帔帛造型审美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02-104.
    [11] 周尚兵.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再认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01-105.
    [12] 王春峰, 孙永亮, 房振明, 李晔.订单流不平衡对股票价格的冲击效应实证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71-75.
    [13] 高大成, 韩立岩.航空企业的知识流Petri网模型.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61-64.
    [14] 禹成旼.试论唐代赦文的变化及其意义.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83-87.
    [15] 张巍.由广东和上海看城市化对人口控制的关键作用.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49-52.
    [16] 张蕊.唐代诗赋取士制度形成的原因.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41-43.
    [17] 杜玉波, 王文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 创建一流高水平大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3-5.
    [18] 刘伟德.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就业率影响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41-44.
    [19] 李晓波.银浦流云学水声──从三首乐声诗读李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41-44.
    [20] 张丽红, 席巧娟.教育、人口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87-8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767
  • HTML全文浏览量:2
  • PDF下载量:95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08-04-20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

摘要:历史时期的灾荒与人口流迁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任何忽视这一点的相关研究都不足以完整把握古代人口流迁的状况。唐代的自然灾害具有频次高、灾种多、波及广的特点,并且常常引发民生危机。由于封建统治阶层的盘剥和压榨,小农家庭承灾能力十分脆弱,政府的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加之吏治腐败造成的“人祸”进一步放大了灾害的破坏性,灾民往往走上破产流亡的道路。唐中叶以后,战乱割据、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严重削弱了民众的防灾抗灾能力,越是唐后期灾荒越是严重,人口流迁的规模也愈演愈烈。灾荒对唐代的人口流迁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并且在其发展

English Abstract

邵侃, 商兆奎.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19-124.
引用本文: 邵侃, 商兆奎. 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19-124.
SHAO Kan, SHANG Zhao-kui. Famine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 119-124.
Citation: SHAO Kan, SHANG Zhao-kui. Famine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 119-124.
参考文献 (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