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

邰杰

downloadPDF
邰杰.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9-146.
引用本文: 邰杰.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9-146.
TAI Jie. 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39-146.
Citation: TAI Jie. 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39-146.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

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 摘要:艺术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描述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话语体系。而艺术介入城市的物质形态塑造,一般包括了“点、线、面”三种类型,且无论是点状的城市艺术公园、线状的城市街道空间,还是面状的城市文娱区域;也不管它们是处于规划阶段,还是未来的建造实施阶段,城市景观系统的艺术化建构始终属于“空间生产”的范畴,差别仅在于前者为“虚拟”,而后者为“真实”。
  • [美]芒福德. 城市文化[M]. 宋俊岭,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68,374,507.
    [2] [美]雷舍尔. 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 吴彤,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8.
    [3] [美]培根. 城市设计[M]. 黄富厢, 等泽.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3.
    [4] [美]奧罗姆, 陈向明. 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 曾茂娟,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前言.
    [美]西蒙兹. 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M]. 方薇,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64.
    [6] 邰杰. 国外城市艺术公园(Urban Art Park)案例评析[J]. 中国园林, 2011(1):97-100.
    [7] [美]朱克英. 城市文化[M]. 张廷佺, 等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60-261.
    [8] [美]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 阎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3.
    [9] 朱育帆, 姚玉君. “都市伊甸”——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现代艺术中心公园规划与设计[J]. 中国园林, 2007(11):50-56.
    [10] 肖磊.口水中的西九龙[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0-9-6(31).
    [11] 赵翔. 大型综合文化·艺术区建筑创意基本要素的探讨——从香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实验性设计谈城市中的场所性[J]. 建筑学报,2007(6):12-14.
    [12] [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 曹卫东,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24.
    [13] 编辑部. 本期聚焦:城市规划的权力与制衡[J]. 现代城市研究,2010(5):6.
    [14] [美]杜威. 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3.
    [15]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lackwell,1991: 348-349.
    [16] 包亚明. 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
    [17] [法]米歇尔·德·塞托. 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M]. 方琳琳,等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00.
    [18]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 洪天富,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34-135.
    [19] [意]曼弗雷多·塔夫里.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M]. 郑时龄,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29.
  • [1] 冯帅.论全球气候治理中城市的角色转型——兼论中国困境与出路.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 151-16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1444
    [2] 朱军.国家义务构造论的功能主义建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128-135.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2749
    [3] 王德鲁, 马刚.煤炭城市应对能源价格冲击的政策模拟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0-22.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2
    [4] 李晓灵.国家形象构成体系及其建模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136-14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220
    [5] 张安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144-150.
    [6] 杨志明.中国城市“资源诅咒”现象的实证检验——基于资源利用效率传导机制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28-33,41.
    [7] 赵洲.国际承认与国家身份建构的全球治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14-121.
    [8] 王铉.技术与艺术双平台上的互动音乐前景.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14-117.
    [9] 晁成林.区域文化与闽文学史的建构.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09-113.
    [10] 高亚斌.赵树理小说中的反讽艺术.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126-130.
    [11] 王抒凡.“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35-142.
    [12] 王亦非, 殷晓伟, 李鹏.浅谈柱础艺术设计的演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106-108.
    [13] 王怡, 郑炯.基于非线性图形的非物质设计方法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62-66.
    [14] 杜娟, 赵鑫.混沌中求索、解构中建构——对塞林格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读.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54-56.
    [15] 王薇.清代通惠河物质景观的演变初探.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41-45.
    [16] 何建良.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34-37.
    [17] 李艳秋.试论法的本质——兼论法的功能建构基准.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30-34.
    [18] 陈悦新.西夏佛教卷轴画艺术风格.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20-23.
    [19] 沈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70-71.
    [20] 王东升, 刘秀华, 黄先涛.加入WTO后工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思考.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52-5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1201
  • HTML全文浏览量:1
  • PDF下载量:217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0-07-02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

摘要:艺术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描述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话语体系。而艺术介入城市的物质形态塑造,一般包括了“点、线、面”三种类型,且无论是点状的城市艺术公园、线状的城市街道空间,还是面状的城市文娱区域;也不管它们是处于规划阶段,还是未来的建造实施阶段,城市景观系统的艺术化建构始终属于“空间生产”的范畴,差别仅在于前者为“虚拟”,而后者为“真实”。

English Abstract

邰杰.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9-146.
引用本文: 邰杰. 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9-146.
TAI Jie. 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39-146.
Citation: TAI Jie. The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of 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System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3): 139-146.
参考文献 (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