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刘巍

downloadPDF
刘巍.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56-15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引用本文: 刘巍.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56-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LIU Wei. Dilemmas of Determinism of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Study on Downfall of the Qin Dynas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4): 156-15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Citation: LIU Wei. Dilemmas of Determinism of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Study on Downfall of the Qin Dynas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4): 156-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2013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历史进程中的民心价值研究”(yfc100167)

Dilemmas of Determinism of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Study on Downfall of the Qin Dynas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 [1] 祁志祥. 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4):5-11.
    [2] 张秋升.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J]. 人民论坛,2012(9):78-80.
    [3] 谷梁赤. 春秋谷梁传[M]. 顾馨,徐明,校点.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75.
    [4]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
    [5]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133.
    [6] 孟轲. 孟子[M]. 王亚丽,注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2.
    [7]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张宏儒,沈志华,主编. 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4019.
    [8] 曾国藩,胡林翼. 曾胡治兵语录[M]. 蔡锷,编.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18.
    [9] 商鞅. 商君书[M]. 冯国超,主编. 上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34.
    [10]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5:5370.
    [11] 张廷玉. 明史[M]. 章培恒,喻遂生,主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2398.
    [12] 李丹.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M]. 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61.
    [13] 鲁子健. 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M].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0.
    [14] 孔丘. 尚书[M]. 张馨,编.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47.
    [15]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1:4.
    [16] 王夫之. 读通鉴论[M]. 舒士彦,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75:2482.
    [17] 全祖望. 鲒埼亭集[M]. 王云五. 主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42.
    [18] 解玉峰. 元曲三百首[M]. 北京:中华书局,2009:47.
    [19] 韩非. 韩非子[M]. 陈秉才,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7:239.
    [20] 司马迁. 史记[M]. 安平秋,主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993,103,770,128,136-137,1209,145,1114,141.
    [21] 刘向. 战国策[M]. 宋韬,译注.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92.
    [22] 贾谊. 贾谊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5.
    [23] 孔丘. 论语[M]. 鲍思陶,译注. 武汉:崇文书局,2007:161.
    [24] 崔瑞德,鲁惟一. 剑桥中国秦汉史[M]. 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02,134.
    [25] 内藤湖南. 中国史通论(上)--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M]. 夏应元,刘文柱,徐世虹,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9.
    [26] 王勇. 怀王之约与汉承秦制[J]. 史学集刊,2006(2):17-21.
    [27] 王子今. 刘项屠城史事辨正[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96-100.
  • [1] 蔡杰.儒家人本理念的伦理性与超越性论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3): 173-180.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1.4997
    [2] 刘平青, 杨芳, 许爽, 赵莉, 崔遵康.家和万事兴:家庭—工作增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73-79,10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3027
    [3] 李卫兵, 邹萍.空气污染与居民心理健康——基于断点回归的估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 10-2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9.7156
    [4] 王抒凡.“兴寄”与唐诗艺术修辞.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35-142.
    [5] 陈燕.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27-30.
    [6] 孔祥宇.徐志摩政治思想论.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84-87.
    [7] 毕艳红, 刘平.中日文化差异的社会根源探究——以儒家“忠孝观”视角.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41-43.
    [8] 牛成丽.浅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46-48.
    [9] 姚弘芹, 杨建梓.人民战争的伦理前提刍议.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28-32.
    [10] 盛雪梅.杨潮观杂剧的儒家情结——解读《吟风阁杂剧》中的仁者形象.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10-13.
    [11] 杨波, 杨亚西.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6-8.
    [12] 陆自荣.儒家礼制中的和谐追求.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94-97.
    [13] 赵麦茹, 韦苇.先秦儒家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迪.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51-55.
    [14] 陈燕锋, 陈冠华.反观传统:儒家法文化之新观照.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30-32.
    [15] 孙利.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儒家管理哲学.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78-80.
    [16] 李亮, 张伟超.邓小平效率思想探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40-42.
    [17] 崔介何, 孔立新.国民经济动员中的物流链探讨——伊拉克战争和抗击“非典”活动案例研究.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16-19.
    [18] 陈玉田.适应打赢未来战争需要 加强人民战争信息化战场建设.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39-40.
    [19] 袁刚.汉官太常寺的组织学分析.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69-72.
    [20] 王贵明.汉字的魅力与《诗章》的精神.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36-3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801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679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14-12-14
  • 刊出日期:2020-07-30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2013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历史进程中的民心价值研究”(yfc100167)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English Abstract

刘巍.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56-15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引用本文: 刘巍.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J]. bob手机在线登陆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156-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LIU Wei. Dilemmas of Determinism of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Study on Downfall of the Qin Dynas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4): 156-159. do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Citation: LIU Wei. Dilemmas of Determinism of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Study on Downfall of the Qin Dynas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4): 156-159.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24
参考文献 (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