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CO2排放——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尹建华, 郑明证, 周鑫悦
2013, (2): 1-9,15.
摘要:
贸易和环境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近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增长和CO2排放之间关系的探讨。然而,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贸易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也加剧了CO2的排放, 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围绕这一问题, 从区域的角度出发, 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 利用199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CO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际贸易对全国及东部的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中部和西部的这一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东部、中部及全国较显著地存在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 西部不存在这一特征。
员工节能习惯影响因素研究
张毅祥, 郭旭升, 郭彩云
2013, (2): 10-15.
摘要:
构建员工节能习惯影响因素模型, 提出节能态度和个人规范正向影响员工节能习惯, 感知伤害正向影响节能态度、个人规范以及节能习惯。利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企业员工中收集数据, 采取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了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分析结构模型并进行了研究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节能态度和个人规范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节能习惯;员工的感知伤害不但可以直接影响节能习惯, 而且可以通过影响节能态度和个人规范产生间接影响。根据这些结果, 企业可以通过宣传节能意义, 改变员工节能态度, 提高个人规范和感知伤害来促使员工形成节能习惯。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
陈红, 冯群, 牛文静
2013, (2): 16-22.
摘要:
基于态度过程的视角, 构建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低碳消费态度和实际消费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寻基于个体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问题认知正向影响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和负向影响个体知觉消费行为, 是促进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选择手段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利途径;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具有负向作用, 应加以引导。现实的社会消费文化压力对态度过程之间、行为倾向与实际消费行为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必须培育低碳消费的主流消费文化, 并制定出基于低碳经济实现路径中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措施。
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
田立新, 封录
2013, (2): 23-27,59.
摘要:
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但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暖化和气候变化更危及人类的生存。采用1990—200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数据, 电力生产系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 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协整检验;反映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之间的规律性变化, 从而突出协整检验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 国内生产总值, 煤炭、天然气消费结构, 电力生产系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道琼斯工业指数、石油消费结构是次要影响因素。
能源直接回弹效应经济学分析:微观视角
王琛, 王兆华, 卢密林
2013, (2): 28-33.
摘要:
回弹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经济增长和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对于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 在能源回弹效应领域内, 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 其定义和术语也不完全一致。针对该问题, 对国内外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各种定义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对能源直接回弹效应的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 从微观角度更透彻地理解直接回弹效应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并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内涵, 分析当空调的能源效率提高, 会对能源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存在, 能源效率的提高, 不一定会使能源消费量减少, 从而更好地理解回弹效应的存在。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及其敛散性
石蕾, 李洋
2013, (2): 34-38.
摘要:
依据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 选取省际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扩展Barro和Sala-i-Martin的β收敛模型, 考察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的敛散性, 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收敛路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际区域样本的实证检验, 证实中国省际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呈现条件β收敛态势。在对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子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 再次证实三个子样本的地区间呈现条件β收敛, 并且中部区域收敛速度最快, 西部区域收敛速度次之, 东部区域收敛速度最慢。鉴于区域间经济环境禀赋差异及其敛散性, 提出加速区域间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收敛速度的路径选择建议。
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赵玉焕, 王邵军
2013, (2): 39-42.
摘要:
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焦点之一是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 利用灰色关联系数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算了1990—2009年山东省的碳排放量;运用灰色关联系数分析了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 山东省的碳排放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并不显著。
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结构及其社会资本
尹秋菊, 黄洁萍, 冯丽
2013, (2): 43-47.
摘要:
技术转移网络的整体结构、个体特征, 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 对该网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利用实证数据来研究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属性特征, 以及由于网络属性特征所形成的社会资本。首先识别出某个时间段的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组织和节点, 据此利用UCINET分析软件构建了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 并从网络个体属性和网络整体属性两个层面, 对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基于中心性和中介性的网络个体属性分析, 基于小世界效应和小团体的网络整体属性分析。通过研究, 得出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 并进一步判断转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及其存在的社会资本, 从而为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管理与促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分析
李红霞, 傅强
2013, (2): 48-52.
摘要:
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消费作为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 利用2001—2010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检验了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并进行了相应政策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各省份的资本增量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减少或者放缓资本投入势在必行, 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乃是大势所趋;劳动力增量能够带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但阻碍了西部等欠发达省份的经济增长, 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仍需加快;能源消费增量有效促进了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长, 节能政策需谨慎对待或者差别实行。
服务补救措施的长期效果研究
杨洋, 方正
2013, (2): 53-59.
摘要:
过程改进、补偿措施、道歉措施、沟通措施是4种主要的服务补救措施。利用企业服务补救的真实数据, 建立向量自回归多元时间序列模型(VAR), 估计出4种常用服务补救措施的影响持续时长和长期影响大小, 揭示服务补救措施的动态效果。分析结果显示, 过程改进的影响持续时长最长, 长期影响最大;道歉措施的影响持续时长最短, 长期影响最小;补偿措施和沟通措施的影响持续时长都大于道歉措施, 且长期影响居中。
政府采购合同设计与承制单位价格信息
孟斌斌, 李湘黔
2013, (2): 60-65,89.
摘要:
从政府采购项目合同设计的角度分析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费用信息失真导致费用上涨的问题。价格信息失真由企业降低价格的努力不足和价格造假两方面造成。运用机制设计“使人说真话”的经济思想建立政府采购价格显示的经济学模型。模型把政府采购的经济关系抽象为不同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从理论上分析采购方提供何种类型的合约能够使得“承制单位显示价格信息”。模型认为政府采购方提供具有不同分摊比例的合约菜单能够使得企业显示其价格信息。在合约菜单的约束下, 具有较低价格特征的承制单位将选择具有较低分摊比例的合约, 具有较高价格特征的承制单位将选择具有较高分摊比例的合约。根据“合约菜单”模型结果得出价格显示的现实选择:加强基于目标价格的过程监控;加强企业价格行为监控;培育富有竞争活力的政府采购市场。
股市交易网络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
卞曰瑭, 张岳锋, 许露
2013, (2): 66-70,76.
摘要:
遵循限价指令簿基本规则, 构建了股市交易网络理论模型, 对网络度分布、簇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和度度相关性等统计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模拟计算了交易规模与网络节点度的内在关联机制以及网络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股市交易网络具有无标度、小世界特征和异配性特征;网络簇系数大小相对稳定, 基本不受网络规模影响;平均路径长度在网络规模呈对数增长情形下线性增大;买卖双方的交易规模分别与网络节点度呈正相关。同时, 股市交易网络在随机攻击策略下的稳定性较高, 蓄意攻击策略下的稳定性较低。
定期公告中的盈余信息与订单流不平衡
王春峰, 孙金帅, 房振明, 黄晓彬
2013, (2): 71-76.
摘要:
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 选取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 研究了公告前后的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宣告前, 市场上存在盈余信息提前泄漏的现象, 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基本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盈余宣告日, 订单流不平衡与盈余信息基本显著正相关;盈余宣告后, 盈余信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融入到交易价格中, 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市场程度, 之后盈余信息对订单流不平衡不再产生显著影响。同时, 还发现订单流不平衡和盈余信息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受到订单流不平衡序列自相关性的影响。
基于SEM的电力企业人本安全管理效能研究
郝志如, 王申, 吴声声, 宋守信
2013, (2): 77-81.
摘要:
从人本安全管理视角出发, 通过压力的桥梁效应作用于安全效能的假设, 进一步研究人本安全管理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能提升的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对北京、云南、江苏、河北等地的8家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员工与基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研究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安全制度、培训教育、沟通机制、心理疏导等因素对安全效能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操作压力、安全管理压力与压力认知在人本安全管理与安全效能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其中心理疏导因子影响水平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 电力企业组织坚持开展人本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有助于提升安全效能。建议从改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压力防控能力、优化企业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安全效能。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
唐攀, 周坚
2013, (2): 82-89.
摘要:
科学与有效地构建应急响应组织是开展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工作的基本任务。分析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参与主体及其关系,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与组织设计理论, 提出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结构, 包括后方应急响应组织结构和现场应急响应组织结构, 符合我国应急管理行政体系特征和满足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特殊要求, 能够实现对所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实体进行统一编组。同时, 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的运行模式, 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为案例, 对研究成果开展应用研究。
自然灾害国民财富损失研究
李宏
2013, (2): 90-95.
摘要: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影响, 其实不仅仅在于“直接经济损失”, 其归根结底造成的是“国民财富损失”。按照曾经提出的“基于国民财富视角的灾害经济成本分析框架”, 对1998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国民财富损失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除了物质资本损失以外, 自然资本损失和人力资本损失同样不可小觑;(2)自然资本中耕地损失占了绝对比重;(3)即便仅仅依据劳动力对产出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推算, 人力资本价值损失已经占到了整个国民财富损失的1/3左右;(4)从自然灾害国民财富损失的构成情况来看, 大部分时候物质财富损失都是主要的, 人力资本损失次之。因此, 我们认为应当以“模糊”的“正确”去取代“精确”的“错误”。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问题研究
吴晓丹, 赵海峰
2013, (2): 96-102.
摘要:
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项目以来,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历史证明国际合作是发展载人航天的必由之路, 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中国空间国际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和在未来的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面临诸多国际法问题。中国应当消除障碍, 抓住历史机遇拓展和深化载人航天国际合作。
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频谱和轨道资源
夏春利
2013, (2): 103-107,116.
摘要:
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在国际层面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在成员国间进行分配, 其依据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各国共同制定的《无线电规则》。各国对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权利是具有一定优先权的使用权, 这类资源具有国家不得对其主张主权或据为己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管理、各国人民公平地分享资源、为和平目的使用的特征, 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空间商业化趋势带来的卫星及其所用频率和轨道位置跨国转让的问题, 呼吁资源分配的国际机制的改革, 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各国资源需求的平衡。
作为软法的行业标准研究——以卫生行业标准为视角
刘长秋
2013, (2): 108-116.
摘要:
数量众多的行业标准是中国行业治理过程中的软法, 卫生行业标准便在其中。卫生行业标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法的形式特征, 其约束力也与严格意义上法的约束力存在本质差别。卫生行业标准是卫生技术操作的规则依据, 是卫生行政执法者进行卫生执法的重要依据, 是司法者裁判相关卫生操作行为合法性与否的重要参考。卫生行业标准之所以能够在卫生行业治理中发挥类似于法的作用, 其原因在于作为一种软法的卫生行业标准能够弥补硬法之不足, 能够顺应卫生行业公共治理的内在需要, 且能够利用其与硬法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得以推行。就目前来看, 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在行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矫正。卫生行业标准是行业标准的一种, 对这类标准的分析可以映射所有行业标准。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地方性专利法规为研究对象
周路, 肖冰
2013, (2): 117-122,132.
摘要:
中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将“约定优先”原则引入与职务发明奖酬有关的规定之中, 在法律上为发明人与用人单位之间提供了平等协商的途径, 体现了以民法的理念与原则为核心, 构建职务发明制度的基本思路。基于对地方性专利法规立法实践的深入分析, 从三个方面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了探讨。(1)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在地方性专利法规中的现状与特征;(2)地方性专利法规中职务发明奖酬相关规定的缺陷及成因;(3)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在地方性专利法规中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的结果表明, 现阶段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完善, 应着眼于正确认识职务发明奖酬的功能与作用, 进一步强化《专利法》中有关规定的落实。
作为人权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及其结构
郑智航, 张杨
2013, (2): 123-132.
摘要:
适当照顾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包括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通过对中国脱离适当照顾的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来促进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实现, 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 中国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成人统治和国家缺位两种倾向。要克服这两种倾向, 就必须合理处理好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中的国家责任,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法律体系。
公司自治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法困境
吴飞飞
2013, (2): 133-138,145.
摘要:
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自治主要关注公司与股东、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公司社会责任这种社会利益代言机制的兴起, 衍生出了公司自治的第三种维度——公司相对于社会的自治。公司社会责任之具体化法律条款, 若落实于公司法中, 则会以泛道德渗透的形式多重限制公司之自治空间, 而侵损商业社会之根基。将公司社会责任之具体化法律条款剥离于公司法之外, 在保障公司自治的前提之下, 以外在约束而非内在制衡, 实现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价值关怀, 是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进化的应然性选择。
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分层
翟杰全
2013, (2): 139-145.
摘要:
在考察科技传播发展历史、分析当代经济社会提出的科技传播需求的基础上, 讨论当代科技传播的任务目标分层。认为:当代科技传播面对的是广阔而宏大的领域, 拥有多样而分层的目标;其任务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增进公众理解科学, 促进公众参与科学, 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等四个基本方面, 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分层特征。
影像时代的“语—图”叙事及其审美指向
张伟
2013, (2): 146-150,160.
摘要: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传统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影像时代的到来使得两者的关系渐趋复杂, 影像时代图像叙事凌驾于语言叙事之上仿佛成为一种共识, 由之引发的情绪化判断不绝于耳。图像兴盛的视觉迷相和语胜于图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一系列误读, 然而由于图像叙事自身表意的局限, 特别是其自身叙事的不完整性, 叙事形式的浅表化与泛化倾向, 以及由之带来的钝化的接受模式和惰性的接受意识, 使得图像叙事不可能取语言叙事而代之。影像时代语言叙事、图像叙事乃至声音叙事之间的弥合和互补将成为常态, 而语言叙事和图像叙事之间二元对立状态的消解和互融的一体化趋势才是影像时代语图关系的真正选择。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及其镜鉴
靳志强, 王四达
2013, (2): 151-154.
摘要: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正义”概念的新阐释。在她看来, 正义在规范上是一元的, 即以参与平等作为正义的元规范;在视角上是三维的, 分别是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和政治上的代表权;这三维的正义诉求, 必须服从于参与平等支撑起来的正义规范。弗雷泽的“一元三维”正义构想反映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研究弗雷泽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从“再分配、承认、代表权”三维正义诉求中揭示该理论的中国式镜像, 能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之建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对工科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徐瑾, 李志祥
2013, (2): 155-160.
摘要:
高等工程教育bob真人app下载必须适应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 通过在工程科学领域技术人员中开展调查, 以期把握我国工程领域对工科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高等工程教育在工科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科大学生的素质要素中, 责任意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要素非常重要。在工科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 这些要素比知识和技能等要素的影响更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