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绘画境界析要
张映辉
2006, (3): 3-5.
摘要:
着眼于绘画境界的生命意蕴和当代价值,运用整体和动态的生成观,结合文献对绘画境界生成的哲学和文化根源进行追溯,并在分析其存在价值和精神特质的前提上,力求对中国绘画的创造本质进行切实的诠释。
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杨波, 杨亚西
2006, (3): 6-8.
摘要: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强调道德理性和理想人格的修炼、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改造,以及其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思想,对于建立人类的普遍伦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概念操作化在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中的应用研究
刘康娜, 孔昭君
2006, (3): 9-12.
摘要:
概述了研究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时的理论困境,根据社会学研究方法给经济动员领域研究带来的启发,首次提出了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操作化理论运用到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理论研究中的思想,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出了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推广应用及其局限性。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梁艳玲
2006, (3): 13-16.
摘要:
目前,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尚处于建设时期,发展速度快,需不断完善。文章主要探讨了现行动员预案中的3个主要问题,分别是:预警分级、动员预案的管理和动员预案的框架格式。
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
夏志梅, 彭光芒
2006, (3): 17-20.
摘要: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指的是人们为了避免因持有某种态度和信念而造成孤立,因而在表达意见的人的数量增加的时候会放弃原有的想法和态度,实现与主导意见的趋同。由于网络空间具有独特的传播特质,这个理论的权威性在网络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外跨文化团队合作的成功因素分析
孟凡臣, 刘南, M Steppler
2006, (3): 21-25.
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企业的国际化更多地面临着多样性的挑战,特别是文化的多样性能否给企业带来优势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命题,其中跨文化团队的合作成功与否对于国际化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文化理论出发,以中欧学生团队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探讨了中外跨文化团队的成功因素。
浅析跨文化交流中的定型
苏芙
2006, (3): 26-28.
摘要:
定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尤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不可忽略。文章从定型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定型的特征、作用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美国合理根据证明标准及对我国证据法的启示
刘蕾
2006, (3): 29-32.
摘要:
合理根据标准作为美国证据法证明标准体系中的一级,有其具体含义和特殊地位。它是裁判者以普通人的标准在一定信息量基础上形成的主观判断,主要适用于与侦查有关的搜查、扣押与逮捕程序。其对于刑事程序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防止国家权力的行使对个人自由与隐私权随意侵扰、干涉,另一方面通过规定比排除合理怀疑较为宽松的证明标准为执法者的行动提供了有效的活动余地,能够平衡国家权力的运用与公民私权利的保护。考察该标准在美国的适用,对中国刑事程序和证明标准的研究有一定启示。
受教育权及其司法救济
王晓怡, 陈君
2006, (3): 33-36.
摘要: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人权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受教育权问题也是各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的问题。就受教育权的理论方面,文章从受教育权的性质、体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对如何保障受教育权,文章首先界定了权利保障的概念,将权利保障分为事前保障和救济保障两种,并着重从救济保障的角度阐述,在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实践的基础上,对完善受教育权的救济制度做些初步探讨。
A股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研究
任飞, 李金林
2006, (3): 37-40.
摘要:
实证分析了国内A股一级市场发行抑价,样本包括1993~2000年在上海和深圳上市交易的1007支股票,结果显示:A股的发行抑价平均高达147%,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确定性可以解释部分发行抑价。考虑到非常低的中签率和资金成本,投资者申购新股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并且发现在新股发行中存在着逆向选择。
基于SV模型时变参数的中国股市政策效应研究
吴启权, 王春峰, 房振明, 李晗虹
2006, (3): 41-45.
摘要:
政策效应是一种广泛的现象,但在我国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SV模型参数集的时变特性研究表明,时变的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我国股市的动态过程。SV模型的这一特性,能够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效应现象,并解释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杠杆效应”。实证得出我国股市政策效应正逐渐减弱,杠杆效应逐渐显著的结论,表明我国股市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与我国股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相符。
人力资源管理的源头--对工作分析的再认识
纪新华
2006, (3): 46-49.
摘要: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有许多,对工作分析认识的不到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对工作分析的论文大多是从改进和提高管理技术这些硬技能方面阐述的,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做支撑,再高超的管理技术也无济于事。提升领导者的管理理念、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营造一个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工作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既是抓好人力资源管理源头的需要,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IT行业员工职业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王奋, 张京
2006, (3): 50-53.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地区IT行业员工为对象,研究目前环境下中国员工职业生活质量构成要素的重要性、满意程度以及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
我国机构投资者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
林春燕, 朱东华
2006, (3): 54-57.
摘要:
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和检验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认知偏差。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增量作为反应事件,检验收益率是否会对证券公司在对下一个交易日的指数预测产生影响,从而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启发式偏差。实证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有着显著的启发式偏差。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验证方法,即用收益率的增量作为自变量,去解释看涨情绪的变化。
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博弈分析及政策建议
殷红春, 曹玉贵
2006, (3): 58-61.
摘要:
“股东积极主义”已经演进成为西方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根据经济博弈论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通过博弈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具体决定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持股时间和监督成本等。同时基于博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动力的政策建议。
从战略到执行:商业银行的平衡计分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现状评述及改善
黄慧馨, 林小驰
2006, (3): 62-65.
摘要:
平衡计分卡是通过战略性业绩管理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业务单元的重要工具。在全面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具体考察了5家重要的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目前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偏重财务指标、关注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与管理和客户管理方面重视不足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内部控制与管理和客户管理必然会构成各个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章还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
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中的相关性问题研究述评
任宇航, 夏恩君, 程功
2006, (3): 66-70.
摘要:
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基于组合管理思想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组合信用风险管理中的2个关键问题是风险的度量指标选择和相关性问题的处理,文章系统分析了其中的相关性处理问题,梳理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对违约相关性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了这些传统相关系数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阐明了COPULA是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决策树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徐晓霞, 李金林
2006, (3): 71-74.
摘要: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基于数据挖掘中决策树C4.5算法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根据贷款企业的财务指标,得出企业是否违约的分类。此分类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还通过案例进行了实际的风险评估分析。
对区域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以中部五省为例
李竟成, 赵守国
2006, (3): 75-78.
摘要:
通过采用C-D生产函数对中部五省经济增长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对中部五省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城市化水平、劳动就业状况、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劳动就业应成为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制定经济政策的首要切入点。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元化战略选择方法研究
陈婧, 韩伯棠, 姜莹
2006, (3): 79-81.
摘要:
在构建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决定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模型。通过我国家电行业8家企业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吕氏春秋·应同》篇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熊凯
2006, (3): 82-85.
摘要:
《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之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所改造的结果,讲五德终始的在战国后期也不止邹衍一家。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五德终始说在战国后期发展的多向性问题以及后期墨家的思想发展性问题做出新的认识。
语言论转向的文化学内涵阐析--以杰姆逊的文化分期为内在线索
李春娟
2006, (3): 86-89.
摘要:
西方20世纪以来的“语言论转向”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语言的变化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学内涵。杰姆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的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内在逻辑,也为考察西方语言论转向的文化学内涵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语言论作为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正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基本规律。
范式的转换与主题的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变革性
马俊苹, 潘于旭
2006, (3): 90-93.
摘要:
马克思扬弃了传统的实践观,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范畴。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新哲学,在现实的基础上合理解决了传统哲学的内在矛盾,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完成了哲学由抽象的概念世界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变革。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张维维
2006, (3): 94-97.
摘要:
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有不少内容对中国高等教育颇具启发性。文章从依法治校、办学理念、健全管理系统、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几方面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加以介绍和评论,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考。
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与实施
周玲, 闫国华
2006, (3): 98-101.
摘要: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和学术交流氛围的培育不仅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而且对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从导师、院系、校外等不同层面分析理工院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搭建与实施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有效途径。
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思考
于鹰宇, 曲虹
2006, (3): 102-104.
摘要:
通过分析博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寻找保证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基本环节,论述了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规范招生制度、考试中程序公正、完善资助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如何完善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成人学习的心理基础及其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郜岭, 弭晓英
2006, (3): 105-107.
摘要:
成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人具有学习的可能性,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与青少年相比成人学习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正因为这些独特性,对成人的课程开发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成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激励机制研究
庞海芍
2006, (3): 108-111.
摘要:
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是高校管理中的难题之一。教师职业具有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工作自主性大、社会地位较高等特点。目前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又存在着过分重视量化指标、不重视青年教师的作用和待遇、激励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不同阶层教师的需求,对教师进行分类激励;同时,要把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权力下放至院系,实现对教师的弹性考核和柔性考核。
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红
2006, (3): 112-114.
摘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对现实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
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与规范
郑重, 郑忠梅
2006, (3): 115-117.
摘要:
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公示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刘影秋, 李绍勋
2006, (3): 118-120.
摘要:
管理过程的公正和效率与管理过程信息披露的程度和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公示制度取代公告制度是一个与社会改革发展同步的制度变迁,是寻求更为积极、互动信息交流的管理改革尝试,其背景和意义是值得探讨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