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构造——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切入

高一飞

downloadPDF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构造——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切入

基金项目: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中青年课题“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9SFB3005)。

Research on the Liabi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as a Legal Concept:Based on Tort Liability in Civil Code of the PRC

计量
  • 文章访问数:279
  • HTML全文浏览量:0
  • PDF下载量:1
  • 被引次数: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2020-08-29
  • 录用日期:2020-12-01
  • 修回日期:2020-11-12
  • 网络出版日期:2020-12-15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构造——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切入

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0.4029
    基金项目: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中青年课题“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9SFB3005)。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了侵权责任编,但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杂糅并改造了“赔偿损失”与“恢复原状”两种民事责任形式,实则是一种披着侵权法“外衣”的全新责任方式,与传统的环境侵权损害责任迥然相异,存在并行不悖的可能。为消解侵权责任编第七章现有体例所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须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予以精细剖释。在因果关系方面,不宜直接沿用既有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而是应当由双方公平负担举证责任,并以“常态关系”为逻辑基础进行因果关系推定;主观归责原则方面,则需要以过错责任原则代替无过错责任原则。于此基础之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最终落实还有赖于科学鉴定和司法决断,前者重在解决技术性问题,为确定赔偿费用提供理据;后者强调打破对鉴定结论的“迷信”,于司法层面重拾自由裁量权。

English Abstract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