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高校精品期刊Ei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10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一种新的非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TriBA
石峰, 计卫星, 乔保军, 刘滨
2006, (10): 847-849.
摘要:
针对复杂问题的分解方式,提出一种基三计算机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易于扩展,具有分形特征.设计了一种面向对象多核CPU,支持对象并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软件结构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统一.片上多核间采用基三分层互连网络互连,连接简单,体现计算局部性特点,易于硬件实现.基于该互连方式讨论了面向对象多核CPU上的4种基本软件流水模型.
制造单元快速构建技术研究
王爱民, 丁国智, 宁汝新
2006, (10): 850-854.
摘要:
针对制造单元的快速构建和提高可实施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聚类分析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在零件存在多工艺路线、工序存在多可选设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加工时间、加工顺序、生产批量、设备能力、任务交货期等实际生产约束条件,以最短加工时间、最佳设备及单元平衡、最少跨单元加工等作为重构优化目标,重视生产瓶颈环节的识别和处理,采用设备单元构建、资源优化分配和单元负荷均衡的三阶段处理技术,实现了制造单元的快速构建,导出了零件族、设备集合以及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轮式车辆变速箱换挡拨叉断裂的累积损伤研究
陈德民, 李雪原, 胡纪滨, 苑士华
2006, (10): 855-858.
摘要:
以轮式车辆变速箱换挡拨叉为研究对象,寻找拨叉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的原因和理论依据.从材料学角度观察断口形貌,确定拨叉是由于疲劳损伤而断裂;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Marc和疲劳分析软件MSC Fatigue对拨叉在理论设计换挡载荷1 350 N工况下进行校核,强度和寿命满足设计要求.对不同换挡力工况拨叉受力状态和使用寿命进行仿真计算,根据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拨叉使用时间推断,拨叉实际承受换挡载荷应在1 4001800 N之间,超出设计载荷,则会由于累积损伤导致疲劳断裂.
一种家用无线网络的构建
郭世富, 马树元, 吴平东, 陈之龙
2006, (10): 859-862.
摘要:
研究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家用无线网络平台.分析了Zigbee网络协议,探讨了用Zigbee技术构建家用无线网络的关键问题.对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路由算法和网络采样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的家用无线网络对脉搏信号进行监护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igbee技术构建的家用无线网络是可行的,该无线网络在家庭监护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电流变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
张永发, 沈楚敬, 赵霞
2006, (10): 863-866.
摘要:
对安装有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进行数学建模,并在1/4车辆动力学模型上建立运动学方程和状态方程.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动作器,用开关控制对车辆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控制算法对悬架的动挠度、轮胎的动变形的控制是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车身垂直加速度,能有效提高车辆运行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开关算法所提供的是非连续控制信号,算法简单,效果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几种独立悬架运动学特性对比研究
吴志成, 陈思忠, 杨林, 张斌
2006, (10): 867-870.
摘要:
对比常见的4种独立悬架的运动学特性,研究独立悬架的运动学优化目标,设定对比分析的条件.使用Pro/Engineer进行仿真并优化这4种悬架的运动学特性.对比研究表明:双横臂式、四连杆式和五连杆式悬架的运动学特性相近且略优于麦弗逊式.实验表明,车轮行程不大于250mm的普通轻型汽车悬架应满足车轮外倾角变化量小于1°,车轮前束角变化量小于0.1°,车轮侧滑量小于13 mm.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炮随动系统性能测试装置
王军政, 温子云, 赵江波, 何世均
2006, (10): 871-874.
摘要:
研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炮随动系统性能检测装置.采用数字正弦机模拟指挥仪施加阶跃、等速、正弦信号给高炮随动系统,实时高速高精度采集误差、角速度、电流和击发信号,并完成高炮实弹射击过程中方位与高低跟踪误差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自动求取各项试验的性能指标.正弦机输出信号具有引导过程,保证高炮在启、停过程中速度平滑过渡.试验结果表明,位置误差的测试精度达到0.006°以上,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基于可行矩阵分析的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方法
刘航, 窦丽华
2006, (10): 875-878.
摘要:
在以两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为关联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行矩阵分析的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可行矩阵,通过对可行矩阵的元素进行分析以减少候选关联对个数,然后求解二维分配问题得到正确关联对集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漏检、虚警、目标密集的环境下,数据关联正确率与直接采用二维分配方法相同,计算时间明显减少.
微小型多机器人自重构的红外定位及对接方法
王建中, 刘晶晶
2006, (10): 879-882.
摘要:
研究了Millibot类型自重构机器人的红外定位及对接方法.在该方法中,设定一个静止的信标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利用红外传感器定位,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前端连接件上的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它们发出的红外光分别被信标机器人后端连接件上的两个反射体反射回来.利用此时得到的步进电机旋转角度参数,通过三角法就能计算出移动机器人与信标机器人的相对位置,进而规划出移动机器人的对接过程和运动轨迹.移动机器人沿着该轨迹行走就能实现与信标机器人的对接.给出了自重构机器人的原理样机,并用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在线归档技术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王丽, 刘玉树, 徐远清
2006, (10): 883-887.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归档技术的新型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使用外部集归档,在归档粒子中采用适应值共享技术选出全局最优位置,使得种群多样性得以维持;在粒子群的进化过程中,使用在线归档策略,将归档的粒子合理地引入下一代的种群,淘汰原种群中的不良粒子,从而保证进化过程中种群的优良性.用Zitzler的两个多目标测试函数评价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收敛到Pareto非劣最优目标域,并且解集沿着Pareto非劣最优目标域有很好的扩展性.
多智能体安全通信协议
祝烈煌, 廖乐健, 曹元大, 张兴
2006, (10): 888-891.
摘要:
给出了多智能体安全群组通信的基本框架和相应的安全群组通信协议,以保障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提出了3种多智能体群组密钥更新协议,使得每个智能体能够安全地得到最新的群组密钥.在基本知识查询和处理语言(KQML)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使得KQML能够支持多智能体群组密钥更新协议和安全群组通信协议.
主动队列管理中的PID型神经网络控制
任雪梅, 黄鸿, 艾亮, 那靖
2006, (10): 892-896.
摘要:
研究动态网络中间节点的拥塞控制.提出一种PID型神经网络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给出基于BP学习规则的网络参数自调整规律,根据Lyapunov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基于NS-2平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系统稳态误差和响应速度等指标优于PID算法.
UV/VIS/NIR超光谱侦察系统的光学参数设计
许强, 金伟其, 董立泉
2006, (10): 897-900.
摘要:
描述了图谱合一的新型三维超光谱侦察技术,并基于凹面光栅和背照减薄CCD技术,构建了一种UV/VIS/NIR宽波段超光谱系统.在对视场、弥散斑、探测器像素间隔、F数等几何光学参数以及光谱带宽、工作波段、光谱分辨力等物理参数多重权衡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给定系统的光学参数设计.对建立的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应用,实验评价获得了分辨力测试图像的空间弥散斑小于2个像素,对隐蔽物体的探测具有明显效能,为战场侦察和反伪装识别提供了技术途径.
准波导激光器输出模式特性研究
吴行飞, 何超, 钟艳红, 辛建国
2006, (10): 901-906.
摘要:
在普通的开放式光腔自再现模式理论和波导模式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一种介于自由空间模式和波导模式之间的准波导模式.在腔镜和波导口之间利用Fox-Li的衍射积分法,在波导内把电场离散到各个波导模式中.经过多次迭代,分析了在介于波导尺寸和非波导尺寸之间的准波导内存在的稳定场,并对比了准波导模式、波导模式和高斯模式的不同,验证了其稳定场分布是一种类似于高斯模式和波导模式,但却不同于两种模式的新的电场分布.
一种基于视觉阈值特性的图像融合方法
黄光华, 倪国强, 张彬
2006, (10): 907-911.
摘要:
在分析和比较拉普拉斯金字塔与低通比率金字塔图像融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人类视觉特性的了解,提出一种基于视觉阈值特性的金字塔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要求当目标亮度位于其阈值之上并且不同源图像目标对比度极性相同时,采用对比度指标确定融合要素;否则,采用绝对值指标确定融合要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以增强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信息,又能有效避免低通比率金字塔方法中有时出现的斑点噪声,所需的额外计算量小,因此适用于要求实时性的融合领域.
基于区间小波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张彬, 许廷发, 倪国强, 杨风暴
2006, (10): 912-915.
摘要:
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特点,结合V.Petrovic提出的融合方法,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区间小波的图像融合算法.按照V.Petrovic的方法对源图像的梯度细节图像进行融合/分解并得到源图像的多尺度金字塔,对金字塔中的两个低通分量加权平均后进行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目视观察和客观评价指标表明: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并且区间双正交小波融合效果好于区间正交小波,这符合双正交小波具有对称性,更适合图像处理的特性.
Zr基非晶合金准静态压缩下的多重剪切带行为
刘娜, 才鸿年, 王鲁, 邵长星, 张海峰, 王富耻, 兰山
2006, (10): 916-920.
摘要:
利用IUTM和SEM研究了Zr-Ti-Ni-Cu块状非晶合金的准静态单轴压缩变形和断裂行为.研究表明:该合金的室温压缩变形过程主要表现为弹性和塑性变形,塑性变形阶段没有加工硬化现象.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Zr基非晶合金表现出多重剪切效应,提高了塑性.微观研究证明,剪切带的滑移分枝与相互交叉是非晶合金塑性提高的主要机制.沿着剪切带发现了微空洞和微裂纹,剪切带的形成与自由体积的合并有关.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脉纹状断口形貌,受力状态的不同脉状花纹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烧结压力对铜粉放电等离子烧结的影响规律
王琳, 王富耻, 张朝晖, 廖秋尽
2006, (10): 921-924.
摘要:
研究了平均粉末粒度为1μm的铜粉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系统分析了压坯的密度和微观组织与烧结升温阶段的初始压力和保压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800℃,初始压力为1 MPa,保压压力为50 MPa的烧结工艺,可以制备相对密度大于98%,平均晶粒度小于10μm的烧结铜.同时发现,采用SPS工艺制备的烧结铜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同于传统双向压制的密度分布,SPS烧结铜的表面密度低于心部密度.
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制备和电化学表征
吕桂琴, 姚爱丽, 郑传明
2006, (10): 925-928.
摘要:
运用自组装和电化学组装法,将MPA包裹的银纳米粒子修饰到金电极表面,制备成银纳米粒子单层和多层膜修饰电极.循环电压电流和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结果表明:以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氧化电位明显负移,显示出银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活性.以0.5 mmol/L的K3[Fe(CN)6]溶液为检测体系,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得出电极表面对探针分子的阻碍作用有所增加.循环电压电流结果表明:与单层膜修饰电极相比,多层膜修饰电极的峰电流显著增加.
聚阴离子纤维素AGU上C2,C3和C6羧甲基分布与性能研究
邵自强, 杨晓娜, 王霞, 王飞俊
2006, (10): 929-932.
摘要:
通过化学滴定、核磁分析、红外光谱和应用测试等方法,研究纤维素羧甲基醚大分子结构及性能间关系,对不同工艺制备的产品分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与普通低倍溶媒捏合法相比,经粉碎的棉纤维在高浴比混合溶剂体系中进行碱化、醚化,得到的产品沿着大分子链葡萄糖环基(AGU)C2,C3和C6上—CH2COO-分布更均匀,其耐酸性、抗盐性和配伍性更优越.
遗传优化模糊约束的频繁项集挖掘
任志波, 张强
2006, (10): 933-936.
摘要:
研究频繁项集挖掘中的模糊约束问题.讨论了模糊约束的定义和性质,并根据其性质对项集空间和事务空间进行剪枝,以提高挖掘效率.使用遗传算法确定模糊集,挖掘最多的满足约束的频繁项集.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TOPSIS方法在Vague集中的应用
张建胜, 吴祈宗
2006, (10): 937-940.
摘要:
研究属性值和权重皆为Vague值形式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根据Vague集的加法和乘法对属性值加权;根据记分函数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定义Vague集上的Hausdorff测度,据此度量各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属性值和权重同时表示赞成度和反对度的Vague集TOPSIS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