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高校精品期刊Ei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PMT在测量超高速碰撞闪光趋势中的应用
唐恩凌, 张庆明, 黄正平
2007, (4): 283-286.
摘要:
为了研究超高速碰撞闪光强度和趋势,设计了超高速碰撞闪光光电倍增管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由4通道组成,由光纤探头采集的不同波长的闪光信号经光纤输入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后输入示波器.通过不同碰撞条件下的二级轻气炮加载实验测出给定位置、方位角和不同碰撞条件下的碰撞闪光趋势,根据测量系统的标定计算出碰撞闪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碰撞闪光的特点比较明显,强度峰值信号首先出现,其后伴随持续的黑体辐射衰减.
损伤炸药反应速率及起爆的数值模拟
姚惠生, 黄风雷, 恽寿榕, 李芳, 周栋
2007, (4): 287-290.
摘要:
在PBX炸药冲击损伤和冲击起爆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分析方法对损伤炸药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进行整体标定,并对损伤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损伤炸药冲击波感度提高,得到了损伤炸药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
环型聚能药型罩的设计新方法与实验
吴成, 曾艳春, 张向荣, 张渝霞, 史京住
2007, (4): 291-294.
摘要:
针对轴向侵彻的环形聚能战斗部药型罩内外壁非对称质量的情况,提出了环型药型罩设计的新思路,即内外壁在压跨碰撞点保持等动量原则,建立环形聚能药型罩的质量补偿设计方法.对内外变壁厚和单壁等厚2种类型的环型药型罩进行了设计计算和侵彻实验,分析比较了两种结构药型罩的侵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药型罩侵彻效果有明显改善.
军用飞机近场噪声特性的测试与仿真
娄文忠, 乔杰
2007, (4): 295-298.
摘要:
为满足军用飞机近场噪声的控制和防护需求,对飞机噪声的传播和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某型军用飞机的ANSYS边界元模型,用声学有限元-边界元仿真软件SYSNOISE进行了噪声仿真,获得了飞机噪声在地面附近的辐射结果.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机场无人监测的专用无线噪声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获得飞机的噪声数据,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吻合.
基于行为优先与任务协调的多移动机器人遥操作
熊光明, 龚建伟, 段玉林, 满益明
2007, (4): 299-302.
摘要:
针对单个操作者对多个移动机器人遥操作的困难,提出了基于行为优先和任务协调的多机器人遥操作方法.通过引入机器人局部自主的概念,运用行为优先决策与任务协调模块使操作者和机器人共享运动控制.建立了多机器人系统遥操作体系结构,设计了多通道人机交互接口界面.室外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人和机器智能的合理分配.运用该方法,单个操作者可完成对多个移动机器人的遥操作.
电传动履带车辆双侧驱动转速调节控制策略
邹渊, 孙逢春, 张承宁
2007, (4): 303-307.
摘要:
为解决双电机独立驱动电传动履带车辆行驶控制问题,建立以目标速度为输入的电传动履带车辆整车及驱动系统模型,设计了电传动履带车辆双侧驱动转速调节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由综合控制单元和两侧驱动电机控制器相互配合实现.在Simulink/Stateflow中建立转速调节控制策略模型,完成以驾驶员操作为输入、包含控制环节的多工况系统仿真.仿真结果和行驶试验验证了转速调节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控制策略已在车辆上成功应用.
基于RAMP模型的ICM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
龙凯, 左正兴
2007, (4): 308-311.
摘要:
基于RAMP插值函数和独立连续映射(ICM)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优化模型.模型采用不同参数RAMP插值函数对单元体积和单元刚度阵进行过滤识别.与SIMP插值函数下的ICM拓扑优化模型相比,仅一、二阶导数表达式不同,拓展了优化建模方法并保证了优化求解算法的一致性.通过拓扑优化数值算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的拓扑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连续体拓扑优化建模.
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方法
危胜军, 胡昌振, 孙明谦
2007, (4): 312-317.
摘要:
提出了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并将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引入模糊Petri网,以调整攻击知识模型参数.理论分析表明,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推理效率,能从环境中动态学习调整知识模型的相关参数,如阈值、权值、确信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调整后的知识模型能够提高误用检测系统的检测率.
网格存储中的自适应负载平衡策略
黄河清, 宋晓华, 曹元大
2007, (4): 318-321.
摘要:
为了优化网格存储的系统性能,针对网格环境中不同存储单元的性能差异,基于文件的访问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负载平衡策略.通过建立能量模型体现文件访问对存储单元的负载压力;通过与用户访问复合减少负载调整开销;通过创建和回收副本实现数据访问优化.实验证明,提出的负载平衡策略与传统的磁盘冷却算法相比,请求处理时间和系统吞吐量均有20%左右的提高.
一种稳定的不相交多路径蚂蚁路由算法
吴正宇, 宋瀚涛, 姜少峰, 梁野, 徐晓梅
2007, (4): 322-326.
摘要:
提出一种稳定的不相交多路径蚂蚁路由算法(SDMAR).基于稳定性模型和能量模型,该算法主要依靠节点能量和生命周期的联合参数进行概率转发,并提供了多条到目的节点的冗余路径.这些路径基于路径信息分成不同等级,当最优路径断开时,它们即被使用.模拟结果表明,与动态源路由算法和Ad hoc按需多路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相比,SDMAR的数据包投递率约高出8%,路由负载约降低25%,能量消耗节约15%.
高阶平衡多小波的Groebner基构造
李小雄, 伍清河
2007, (4): 327-330.
摘要:
为构造出图像处理中无需预滤波的平衡多小波,研究高阶平衡多小波的平衡性,并结合其对称性和正交性,构成一组以平衡多小波的滤波器系数为未知数的高阶多元多项式非线性方程组.利用计算代数中的Groebner基算法,获得了13阶平衡多小波滤波器组的全部系数,并绘制了它们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见,多小波的平衡阶数越高,其波形越光滑,但计算难度显著加大.
基于遗传算法多目标非重叠路径诱导算法
苏海滨, 李伟恒, 侯朝桢
2007, (4): 331-334.
摘要:
依据遗传算法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多目标路径诱导算法.染色体编码采用可变长度节点序列方法表示,以减少染色体编码长度.设计了相应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该算法在给定多个目标约束条件下,能够解出多个近优路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多目标非重叠路径选择问题,和目前已有其它方法相比,路径相似度更小.
出口节流调速非对称气缸的爬行判别式
刘琼, 范伟, 张百海, 彭光正
2007, (4): 335-339.
摘要:
为了克服气缸低速运动时出现爬行现象对气缸运动平稳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出口节流调速的非对称气缸系统的运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量纲一化处理,给出气缸发生爬行现象时的判别式,在不同的负载质量和运动速度下对气缸进行爬行实验,通过实验对提出的判别式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判别式能够直接根据工况参数正确预测气缸是否出现爬行现象.
基于正弦模型的多描述分层语音编码器
郎玥, 赵胜辉, 匡镜明
2007, (4): 340-344.
摘要:
提出一种多描述分层语音编码器.该编码器基于正弦和等效矩形带宽(ERB)模型,将正弦和噪声模型参数根据能量大小进行适当分配以得到不同的描述和感知层,两个描述中任一描述内包含一个基本层和两个增强层.该编码器结合了多描述编码(MDC)和分层编码的优点,能够提供稳定的传输质量和速率的自适应.在有记忆和无记忆信道下对编码器性能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分组丢失的情况下,该编码器的性能优于相同速率下的其他编码器.
HSDPA系统中高码率混合重传协议映射准则优化
费泽松, 匡镜明
2007, (4): 345-348.
摘要:
针对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系统中的混合重传(HARQ)协议,提出适用于高码率Turbo码的全增余(FIR)和部分增余(PIR)型的映射准则优化方法.分析了不同编码比特的重传优先级,通过向高优先级的比特提供高可靠性差错保护实现不等差错优化,并且在优化策略中使不同编码比特在初始传输和重传过程中的可靠性度量尽可能均匀.仿真结果表明,在高码率的全增余和部分增余型HARQ协议中,优化策略能够提高系统性能,而复杂度不会有明显增加.
10级流水线双精度浮点乘法器的设计
胡正伟, 仲顺安
2007, (4): 349-35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754标准的双精度浮点乘法器的流水线设计方法.该方法面向32 bit数据通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每个64 bit双精度浮点操作数划分为2个32 bit数据,采用32 bit×32 bit无符号阵列乘法器实现有效数的相乘,并通过控制部分积与其选择信号在流水线中的同步传递,用1个66 bit加法器实现了4个部分积的相加.采用提出的舍入方法完成了有效数的舍入.整个双精度浮点乘法器的设计分为10级流水线.硬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光锥耦合对ICCD响应不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崔志刚, 白廷柱, 高稚允, 金伟其
2007, (4): 354-357.
摘要:
为提高光锥耦合ICCD成像系统的光响应均匀性,对光锥耦合过程造成光响应不均匀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微观图解的方法清晰剖析不均匀性的产生机理.从CCD光敏元、光锥纤维、像增强器光纤面板输出面的微观结构出发,通过实测图像合成,模拟再现了不均匀性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其主要因素,阐明了不均匀度的严重性,提出了通过减小光锥光纤直径改善ICCD的响应不均匀性的解决方案.
笼形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杜建科, 杨荣杰
2007, (4): 358-361.
摘要:
以三氯化铁/活性炭为催化剂,用水合肼还原法合成了笼形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收率达到93%.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元素分析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得到氨基以对位取代为主的产物,其失重5%时对应的温度为338.8℃,热稳定性较高.提出了Fe3+作为活性反应中心、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和导电体的三氯化铁/活性炭催化水合肼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聚乙烯醇复合凝胶的强度与界面强度研究
蔡勇, 杨荣杰
2007, (4): 362-365.
摘要:
为了提高物理交联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的强度,制备了PVA无纺布复合水凝胶.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0%、无纺布体积分数为1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5.90 MPa;随着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和无纺布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凝胶的强度提高;当基体凝胶PVA质量分数为15%、无纺布体积分数为25%时,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为10.90 MPa.利用A系数研究了不同PVA质量分数以及无纺布体积分数的复合水凝胶中基体与无纺布的界面作用,在无纺布体积分数相同时,界面强度随PVA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在基体凝
超临界CO2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
李湘洲, 张炎强
2007, (4): 366-369.
摘要:
以姜黄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梯度升压与静动态结合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并利用均匀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实验得出超临界流体萃取姜黄油的优化工艺为:原料含水率5.5%-6.0%之间,先在压力10 MPa、温度30℃的状态下静态预置15 min,后在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40 L/h的条件下动态循环萃取120 min.结果表明,姜黄油的萃取率可达8.95%,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了4倍,且香气纯正,证明超临界CO2流体静动态
利用样条函数建立季节性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
赵俊龙, 赵秀丽
2007, (4): 370-373.
摘要:
用B样条函数最小二乘法的非参数回归与时间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季节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用滑动平均估计季节项,再利用B样条函数非参数回归估计长期项和周期波动,对于随机项建立ARMA模型,最后对某产品需求量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克拉霉素的晶型及其转换
梁建华, 单春燕, 甘强, 侯敏, 吴姝, 姚国伟
2007, (4): 374-376.
摘要:
克拉霉素与柠檬酸成盐,在乙醇-水、丙酮-水、异丙醇-水(1∶1)中调碱,或与酒石酸成盐,在乙醇-水、丙酮-水(1∶1)中调碱,在常压60℃下干燥,DSC分析证明该晶型为FormⅡ.该工艺避免了真空高温干燥的转晶条件,易于工业化生成.同时得到了克拉霉素的乙腈加成物单晶:P21晶型,a=1.064 4(2)nm,b=1.809 9(4)nm,c=1.162 8(2)nm,α=γ=90°,β=95.38(3)°,V=2.230 1(8)nm3,Z=2,Dc=1.175 g.cm-3,μ=0.087 mm-1,F
Baidu
map